一个河北人,千里之外扎根龙江、奉献龙江;一名化工企业普通员工,多年磨砺成长为在线分析仪表行业技术专家。作为2022年度“龙江工匠”的获得者,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华鹤公司)装置保运部电仪技术监督刘成亮始终秉承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踏实工作、精益求精,用坚定的信念和勇气让青春在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中绽放光彩。
成为龙江“新青年”
刘成亮大学就读于东北石油大学。在大学学习生活中,这个河北农村娃对龙江黑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2012年他荣获了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告别了校园生活,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进入到中海油华鹤公司工作。
2012~2016年,中海油华鹤公司正处于“3052”大颗粒尿素装置建设、试车、生产优化阶段。那段岁月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艰难的:成吨的设备技术材料,领先大学书本知识好几代;大量外文资料,大学的英语四六级根本发挥不了作用;仪表设备进场验收、安装调试,白天跑现场、晚上敲电脑……但刘成亮从不曾松懈。这期间,刘成亮从跟着师傅学到自己主持负责,共完成了现场仪表技术创新改造25项,攻克合成成套设备仪表等遗留问题20余项。2015年,刘成亮在线仪表专业论文荣获“第八届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暨发展国际论坛”一等奖,2019年被评为中海油华鹤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优秀青年。
当好技术“带头人”
刘成亮主要负责中海油华鹤公司煤化工装置在线仪表专业。这个专业号称现代工业的“眼睛”和“耳朵”,对工业生产至关重要。对待专业技术,刘成亮从未停止学习和钻研。他设计提出的总硫色谱分析技术极大提升了合成氨工业微量硫过程分析监测效果,在国内多家石化企业推广应用;他研发的预处理新技术攻克了煤气化装置在线分析仪系统应用难点,被煤化工行业广泛采用。
2016年以来,刘成亮主持解决了生产装置重大难题8项,主持参与大型检维修改造项目104项,完成现代煤化工装置仪表技术革新、创新改造46项,申请专利技术10余项。2022年,刘成亮被评为鹤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被授予“龙江工匠”称号。
在刘成亮的带动下,中海油华鹤公司仪表专业团队通过科技革新、技改技措为企业累计创效超过1600万元;共发表专业论文26篇,个人及团体专利23项,7人次获得鹤岗劳模、鹤岗工匠、鹤岗技师、鹤岗技工称号,1人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能手称号;累计获得黑龙江省、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单位荣誉奖项68项,其中省部级19项和行业级6项。
做成行业“领军人”
2020年是刘成亮自我突破的重要一年。这一年,他获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在线分析仪器专业委员会委员”。走出了装置现场,站上了行业高点,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新前沿如春风扑面而来。从这时起,“推动黑龙江在线分析仪表专业的应用和发展”成为了刘成亮心中的新目标。
刘成亮先后主持负责了百万级重大资本化项目12个,首次将四级杆质谱分析新核心技术应用在水煤浆气化装置;作为黑龙江省行业科技代表,他先后多次应邀参加“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暨发展国际论坛”并作专题报告,分享并推广黑龙江省煤化工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此外,刘成亮先后多次在行业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技术分享交流,总结发表核心期刊专业论文12篇,参与编写专业书籍2部,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近日,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21位科学家、188项成果获奖,多项涉化成果位列其中。这些获奖成果彰显了石油和化工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瞄准科技前沿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鞍钢矿业资源利用(鞍山)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尾矿固废资源利用3×185万吨/年流态化磁化焙烧工程项目签约仪式。
近日,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西南化工(眉山)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催化材料产业化基地(以下简称西南院眉山项目基地)铜系催化剂生产线成功投产,并产出合格产品。
近日,南开大学宋峰教授、冯鸣副教授团队基于石英玻璃中稀土离子的空间选择性掺杂和仿生微纹理复制,构筑了具有微结构的不可复制荧光玻璃标签,通过多层信息加密和存储,给信息装上“安全锁”,获得了光学信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