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更加突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历史定位更加明晰。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将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双高计划”建设后半程,大力实施技能冀军培养行动,构建产教聚集融合全新格局,探索科教融汇实施有效路径,以职业教育之光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添彩。
勾勒“技能冀军”轮廓,以用为本彰显职教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摆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重要位置上,更加突出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近年来,我校以“大党建”格局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斩获职业技能大赛国奖17项、省奖266项,就业落实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今后,我校将坚持党的建设与“双高计划”目标深度融合,实施思想道德育人、劳动育人、企业文化育人三项职业素养培育工程,深挖114年办学历史中的职教基因,强化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瞄准制造业重点领域岗位需求,坚持以用为本的育人目标,不断优化组群模式适配、运行成效多元、资源整合高效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生态,聚力培养首岗能顶上、多岗可迁移、发展可持续的新型学徒,打造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培树新时代技能冀军。
调匀“产教融合”渲染,合作发展彰显职教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最大优势。我校作为京津冀及全国化工、医药行业人才培养基地,以引领国内行业力量、产教集聚融合的集团化办学推动高质量发展。2019年牵头组建了全国化工医药职教集团,实现了政行校研企五方协同,产业链、岗位群、职业能力三点对接,集团成员以基地共建、专业共设、大赛共办、双师共享协同育人,以产教互促、育训结合、科教融汇、专创融合不断筑牢命运共同体,成为驱动京津冀人才振兴的新引擎。今后,我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产学研一体运营;整合多方力量,探索建立特色鲜明的产业学院、企业工作室、驻企工作站、技术协同创新研究室等校企合作新载体,协同实现价值创造;联合龙头企业建设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面向企业在职员工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数字能力提升培训,厚植终身学习的技能人才成长土壤。
调整“科教融汇”色彩,立地式科研彰显职教硬核。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突出了职业教育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的发展要求。近年来,我校面向产业升级所急、社会发展所需,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牵头或参与校企共建河北省手性药物技术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河北省高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现已拥有各类发明专利近700件,是省内第一批通过国家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的高职院校。今后,我校将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瞄准产业生产流程优化与技术技能创新,开展立地式研发和服务,发挥科研在促进人才培养、反哺教学中的功能,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产品上,教研做在项目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将科学精神、创新思维融入课堂教学;加快建设集科技攻关、智库咨询、技术服务和成果转移功能于一体的省级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企业特别是助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实现科技+教育的供需耦合。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找准高质量发展着力点,坚持以一域服务全局,以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作者: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张炳烛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紧扣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记初心使命,通过“多维学习+靶向纠治+实践转化”,竭诚服务企业和劳动者,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
28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到当日下午,第三轮第四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将分别对山西、内蒙古、山东、陕西、宁夏5省(区)开展督察,统筹开展黄河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同时对中国华能集团...
5月28日,由天津市商务局、天津市民政局、天津经开区管委会等单位指导、天津泰达一站式出海服务中心主办的“协同赋能链动全球”京津冀企业“出海”与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论坛在天津经开区成功举办。据介绍,天...
5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就《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态势良好、行业需求旺盛,但存在中试管控要求不一致、中试成果....
第十四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5.37%;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44.07%,人口规模达4.4亿,为国家创新发展进一步夯实劳动力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