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模最大LNG储备基地投产

  中化新网讯 9月26日,经过16天、6000海里的航行,来自卡塔尔的“阿尔卡莎米亚”号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抵达江苏盐城。我国规模最大的LNG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开始接卸首船LNG,标志着该基地正式投产。

  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该基地的投产对于华东地区天然气供应渠道的多元化以及天然气储备调峰保供等意义重大,将极大提升华东地区清洁能源的保供能力,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1207838_hj_1664248110517_s.jpg

图为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开始接卸首船液化天然气。(侯凯邀 摄)

  位于盐城市的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及互联互通重点规划项目,一期工程建造10座大型LNG储罐,包括4座22万立方米储罐和6座27万立方米储罐,总罐容达250万立方米,是国内规模最大的LNG储备基地。按照年处理能力600万吨计算,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764万吨,减排氮氧化物66.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8000万棵。

  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速。2006年,中国海油广东大鹏接收站投产,我国LNG产业实现零的突破。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沿海LNG接收站22座,总接收能力9227万吨。其中近十年新建接收站16座,新增接收能力591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0.8%,建设规模位居全球首位。

  LNG接收站的大规模快速建设,得益于设计建造技术的自主掌握和我国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中国海油气电集团董事长石成刚表示,中国海油在国内率先进入LNG领域,自主研发建立了LNG接收站智能化新型化、新型低温存储等13大技术体系,掌握了全球最大27万立方米储罐的设计建造能力,整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我国LNG接收站建设按下了快进键。

  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国家发改委提出,到2030年,天然气占国内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争取达到15%,而目前占比仍不足10%,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仍需加速推进。

  石成刚介绍,除了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外,中国海油正积极推进宁波、珠海等地多个接收站扩容,已开工扩建11个27万立方米储罐,届时将使这些接收站的储存能力基本实现翻一番。

相关推荐

习近平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3-09-23     中化新网

全国危化品安全知识竞赛园区专场举办 威远生化拔得头筹   

  9月22日,“榆林化学”杯第八届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竞赛园区专场暨石家庄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第四届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竞赛在石家庄举办。  经过四轮激烈角逐,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获得第一名,晋....

2023-09-22     中化新网

2023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全体大会召开

  9月22日,2023(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全体大会在宁波召开。

2023-09-22     中化新网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今年,我们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3-09-22     中化新网

石化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坚定信心 主动作为 携手共促石化行业绿色复苏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作为企业和政府的桥梁与纽带,将一如既往扛稳肩负的责任,认真践行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店小二”精神。

2023-09-22     中化新网

首破千亿!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研发经费创新高

  9月18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迈上新台阶。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3-09-22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