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模最大LNG储备基地投产

  中化新网讯 9月26日,经过16天、6000海里的航行,来自卡塔尔的“阿尔卡莎米亚”号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抵达江苏盐城。我国规模最大的LNG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开始接卸首船LNG,标志着该基地正式投产。

  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该基地的投产对于华东地区天然气供应渠道的多元化以及天然气储备调峰保供等意义重大,将极大提升华东地区清洁能源的保供能力,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1207838_hj_1664248110517_s.jpg

图为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开始接卸首船液化天然气。(侯凯邀 摄)

  位于盐城市的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及互联互通重点规划项目,一期工程建造10座大型LNG储罐,包括4座22万立方米储罐和6座27万立方米储罐,总罐容达250万立方米,是国内规模最大的LNG储备基地。按照年处理能力600万吨计算,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764万吨,减排氮氧化物66.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8000万棵。

  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速。2006年,中国海油广东大鹏接收站投产,我国LNG产业实现零的突破。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沿海LNG接收站22座,总接收能力9227万吨。其中近十年新建接收站16座,新增接收能力591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0.8%,建设规模位居全球首位。

  LNG接收站的大规模快速建设,得益于设计建造技术的自主掌握和我国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中国海油气电集团董事长石成刚表示,中国海油在国内率先进入LNG领域,自主研发建立了LNG接收站智能化新型化、新型低温存储等13大技术体系,掌握了全球最大27万立方米储罐的设计建造能力,整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我国LNG接收站建设按下了快进键。

  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国家发改委提出,到2030年,天然气占国内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争取达到15%,而目前占比仍不足10%,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仍需加速推进。

  石成刚介绍,除了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外,中国海油正积极推进宁波、珠海等地多个接收站扩容,已开工扩建11个27万立方米储罐,届时将使这些接收站的储存能力基本实现翻一番。

相关推荐

《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公开征求意见

5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就《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态势良好、行业需求旺盛,但存在中试管控要求不一致、中试成果....

2025-05-28     中化新网

我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44.07%

第十四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5.37%;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44.07%,人口规模达4.4亿,为国家创新发展进一步夯实劳动力基础。  ...

2025-05-28     新华网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生态环境部回应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热点问题

  广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法典草案有何亮点?未来法典颁布后对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有何影响?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27日对此进行了回应。  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2025-05-28     新华网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现场扫描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10个论坛27日在深圳举行。来自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行业人士等汇聚于此,共同探讨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

2025-05-28     新华网

一体推进学查改,聚焦服务转作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推动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党支部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中,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通过多维度发力,构建起“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协会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坚持常态推进,筑牢思想....

2025-05-27     中化新网

塑造以质取胜的竞争新标杆

  当前,在国际经贸格局与产业分工体系重塑背景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党的二十届...

2025-05-27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