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fic:欧洲化工业急需积极举措“御寒”

近日,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Cefic)发布了《欧洲化工竞争力报告》,确认并强调了欧洲化工行业形势的严峻性。《报告》指出,近年来,受外部竞争加剧、需求不足、能源成本上升和严格监管等因素影响,欧洲化工产业在全球化工市场份额下降。2023年和2024年,欧洲已宣布关闭1100多万吨产能,影响21个主要工厂。Cefic发出倡议,呼吁行业积极采取措施,抵御行业衰退,并在低碳技术、更可持续的产品和循环经济实践等领域实现盈利增长。

Cefic表示,身为欧洲繁荣基石的化学工业正处于崩溃点和临界点。在需求方面,行业仍具有不确定性,国外市场整体增长放缓,政策影响尚不明晰。在供应方面,全球产能在欧洲以外扩张,欧洲化工产业目前存在运营利用率低且盈利能力降低的问题。从竞争角度看,欧洲化工业在价格、成本等竞争力因素方面有所减弱。能源成本虽已大幅恢复正常,但仍高于其他地区。此外,与其他地区相比,欧洲也受到环境和监管成本增加的影响。欧洲的地区政策也为行业发展蒙上阴影,当前欧洲公司面临越来越多的法规挑战。相较于众多地区的政策以激励驱动,欧洲面临的更多是监管驱动或国家干预。比如,欧洲在软件创新、人力资本和制造业生态系统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然而,企业在扩大创新规模方面遇到了许多行政障碍和困难,导致投资延迟或在欧洲以外投资的情况屡有发生,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Cefic指出,在过去15年里,欧洲化工产业在全球化工行业所占份额下降了约11个百分点。Cefic认为,导致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国内需求增长的疲软,二是出口市场增长疲软,三是国内市场缺乏投资和竞争力。欧洲于全球化学品市场的市场份额损失,在三个细分市场上表现得并不相同。上游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削弱,2018年至2023年间,欧洲进口份额急剧上升,从2008年的23%上升到2023年的35%。聚合物和中间体在2018年之后,下降速度有所放缓,近年来保持相对稳定,2002年为15%,2018年为25%,2023年为26%。下游部门则表现出了更大的弹性,进口有所增加,从2008年的19%涨到2018年的26%。下游产业虽劳动密集程度更高,产品的价值也更高,但仍存在缺乏综合价值链的风险。

Cefic认为,当前欧洲的化学工业正处于十字路口,欧洲化学工业需要一项“工业协议”来恢复其竞争力,并为应对未来的增长做好最佳准备。然而,行业需要采取更紧迫、更具体的行动来减轻他们的一些负担,并实现新的工业协议的前景。这些行动必须包括为化学工业等能源密集型生产商提供足够有竞争力的能源,减轻环境和监管负担,以及为鼓励投资和创新制定更具激励性的产业政策等。

为此,以Cefic为代表的欧洲工业界提出七种行动以改变现状。一是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支持欧洲的商业和制造业;二是减少行政负担和当前围绕政策成本的不确定性,以激励未来的投资;三是恢复能源竞争力,拥有有竞争力的原料;四是为转型、创新提供资金,支持现有资产的现代化;五是与其他地区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六是支持战略自主;七是促进客户行业和终端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对高端、高附加值、净零、低碳和循环产品的需求。

相关推荐

两大化工巨头相继宣布:退出

日本化工企业的战略转型在加速推进中。短短两天时间,两大化工巨头三井化学和旭化成相继宣布,退出旗下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业务。5月26日,三井化学宣布,决定退出其全资子公司下关三井化学生产的三氟化氮业务,将....

2025-05-29     中化新网

BP被收购可能性有限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石油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业绩低迷,股价持续下滑,引发其或被收购的传闻不断。

2025-05-26     中国化工报

中拉项目合作跑出“加速度”

​5月13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

2025-05-26     中国化工报

化工业净零排放发展有所滞后

目前,全球碳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喜忧参半。

2025-05-26     中国化工报

BP成多家石油巨头潜在收购目标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6家大型能源企业正在评估收购英国石油公司(BP)的可能性。消息人士透露,除备受关注的壳牌外,埃克森美孚、雪佛龙、道达尔能源、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以及大宗商品交易商维多公司均对B...

2025-05-26     中国化工报

高盛:特朗普希望油价在40至50美元之间

近日,高盛分析师团队在分析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有关油价的言论后表示,特朗普希望每桶原油价格在40美元至50美元的区间。

2025-05-2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