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调研组在久泰能源
近日,2019石油和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中国行调研组和能源化工“金三角” 产业协同发展调研组共同走进地处准格尔旗东北部、“呼包鄂榆”城市群核心地带的大路工业园。曾经的沙漠荒地已经被一片片植被和现代化厂房替代,进入园区,格外醒目的广告牌——努力把大路建成千亿级工业园吸引了调研组的目光。
“园区自建立之初就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以‘鄂尔多斯煤’为依托,以洁净煤化工开发企业为载体,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服务环境为保障,推进创新引领和绿色转型,不断提高资源转化利用率,推动园区发展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产业以及煤电灰铝一体化循环产业。”大路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财政局局长靳峰对调研组说表示,园区力争到2020年,实现3个“1000”目标,即园区累计投资达1000亿元、煤化工产能达1000万吨、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
产业示范突出
创新要素齐聚
产业定位上,大路工业园全力构建煤炭深加工,重点发展煤基清洁能源和煤化工产品。
“分别承担着国家关于煤制天然气示范、煤制油产业化示范、煤制烯烃升级化示范任务的北控40亿m3煤制天然气项目、伊泰200万吨煤制油项目、中石化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已取得核准批复文件,目前都已开工建设。”大路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党群部部长史永旺说。
目前,园区拥有多项示范项目。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16万吨/年煤制油生产线是国内首条煤间接液化生产线,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100万吨/年甲醇装置是国内煤化工行业单套规模最大的甲醇生产装置,内蒙古伊泰石化装备有限公司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大型压力容器制造公司成功制造6万吨大型压力容器。
大路工业园已基本形成品类齐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规模化生产较为突出,已形成煤化工总产能(包括副产品)460万吨。截至目前,园区已有11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靳峰说:“在做大做强煤化工主导产业、大力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大路工业园已迈出坚实步伐。”
据介绍,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14万吨/年稳定轻烃、12万吨/年乙二醇,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60万吨/年烯烃、内蒙古垣吉化工有限公司12万吨/年精制蜡等项目已投产运行,实现了园区产品的就地转化和资源化利用,标志着园区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创新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园区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自治区优秀工业园区和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截至目前,园区在煤化工和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方面共创建了8个创新平台,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拥有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210余名煤化工科研人员。
史永旺表示,园区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一流高校、科研机构沟通联系,围绕现代煤化工、煤基新材料研发方向,引进领军人才,畅通产学研渠道,加快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发展规划明确
产业规模扩大
园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培育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打造呼包鄂协同发展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率先建成内蒙古千亿园区和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
据了解,园区将通过发展现代煤化工及下游产业和煤电铝两大产业,重点发展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合成氨尿素的深加工产业以及煤化工相关的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和煤电灰铝及建材一体化循环产业、煤化工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等,将以新兴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特种纤维、煤基化学品等高附加值的产品面向终端客户。
靳峰说:“下一步,园区将重点推进国电投煤制聚烯烃、齐信二硫化碳、开滦乙二醇、科菲染料产业、铁海大院东物流园等项目的进展;全力保障久泰50万吨/年乙二醇、协鑫纳米硅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力支持通泰40亿Nm3煤制气、中环联科智慧管道及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等项目开工建设。”
预计到2025年,园区将形成煤制气80亿Nm3、煤制油416万吨/年、煤(甲醇)制烯烃140万吨/年、煤(合成气)制乙二醇184万吨/年、煤制甲醇210万吨/年、煤制尿素52万吨/年、劣质煤综合利用350万吨/年、煤制芳烃60万吨/年、粉煤灰提取氧化铝100万吨/年、硅产业25.5万吨/年和其他高端化学品、精细化工产品、高分子材料、碳材料、聚酯纺织产业、氢能源产业、二氧化碳综合利用产业以及环保产业产品达到500万吨/年。
基础设施完善
集成化水平提高
对于化工园区来说,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企业平稳生产十分重要。“现在园区产业基础已经形成、园区配套的污水处理厂、渣场、输变电工程等基础设施已很齐全。”靳峰说。
大路工业园被黄河环抱于“几”字湾内,水资源相对丰富。目前,年供水能力1.8亿m3。日处理规模16万m3的净水厂一期工程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园区已建成集中污水处理厂,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和高盐水处理设施。
园区已建成1处库容量为1200万m3综合灰渣填埋场,第2处灰渣场设计库容1.8亿m3,将于今年开工建设。另外正在规划建设1个处理能力为20万吨/年的危废处理厂,并配有危废处理中心。此外,园区内2×300MW煤矸石热电厂已建成投用,并建成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和110千伏变电站各2座,投产企业全部实现双回路供电。
在路网方面,园区内7.8千米长的自备铁路已投用,公路通车里程达160千米,地下管网全部一次性下地。同时,动车直通大路工业园。
靳峰介绍,园区规划建设公用气化岛、空分岛及工业管廊,在同类产业分布相对集中格局的基础上,加强园区内、工厂间的物流、能流耦合,从园区层面上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优化,研究隔墙供应、互为备用、梯级优化等改造方案,进一步降低物耗、能耗、水耗,提高园区集成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水平,逐步形成功能区明确、项目布局合理、公用工程统筹,实现产业集聚、上下游对接、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土地集约和生态环境友好的工业园区。最终建成“高效率、高效益、高水平”的国家级现代煤化工基地。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和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计划到2027年打造一批零碳工业园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
近日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亮出年度成绩单: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营收分别超过1200亿元、1300亿元,增速居潍坊市第一位。“这是全区实施园区党建‘红色引擎’工程,推动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园区建设、产业发...
2024年,嘉兴港区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聚焦“无废园区”提档升级,在固废综合利用处置、技术创新、智慧监管等方面齐发力,打出“组合拳”,培育5个类型共14个“无废细胞”,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100...
为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珠海经开区充分利用“化工园区”稀缺资源优势,大胆改革创新,从体制机制上着力突破化工园区建设禁锢,统筹好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开创化工园区产业发展新模式...
近日,为进一步规范化工园区、化工重点监控点建设和认定管理,提升化工园区、化工重点监控点本质安全和绿色发展水平,甘肃省工信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修订的《甘肃省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