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气田国产化旋转地质导向技术运用效果良好

日前,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利用国产化旋转导向仪,圆满完成焦页18-S11HF井的钻井施工任务,“一趟钻”进尺达3210米,全井钻井周期46.98天,优质储层钻遇率达100%,刷新中国石化国产化旋转导向施工水平段最长纪录。

页岩气开发采用长水平段钻井技术,让钻头穿越页岩气富集地层,修建页岩气逸出的地下“车道”。

由于地下情况复杂,地层起伏大,水平钻进距离长,使用常规随钻钻井仪存在测量零长长、滑动钻进效率低、井眼相对不规则、优质储层钻遇率低等难题,需要利用旋转地质导向仪,它就像地下“巡航导弹”一样,可以在几千米的地下自动识别井下状况,灵活控制钻进方向,准确命中气藏“甜点”,实现地下高效精准“百步穿杨”,可提高气藏控制范围和采收率,大幅缩短钻井周期,提高气井产量。

因其自动化程度高、精确度高,旋转地质导向技术公认为代表着当今世界石油工程的最高水平,多年来,旋转地质导向技术被国际大牌石油工程公司垄断,设备购置成本高,技术服务费高,成为制约气田效益开发的“卡脖子”技术。

为攻克技术难题,2020年,涪陵页岩气公司经过论证和大量现场试验,引进了中国石化经纬公司自主研发的旋转地质导向仪,公司和施工单位成立技术攻关团队,常年驻守井场,和钻井队员密切配合,不断优化国产化旋转导向技术,有效解决了常规定向施工技术滑动拖压严重、轨迹控制难度大、钻井时效低等问题,同时保证了井眼的规则程度,使井眼轨迹更加平滑,减小井下风险和后期施工难度,提高了轨迹控制精度与优质储层钻遇率,确保了施工作业的高质量完成,验证了国产旋转导向工具各模块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截至目前,涪陵页岩气田国产化旋转地质导向技术已运用5井次,施工成功率达81%。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攻关耐温175℃的高温旋转导向系统,开展系统可靠性研究,提高系统在高温、强振动等复杂工况下的施工可靠性和适应性,以适应白马、凤来等深层和超长水平段井的钻井施工。

相关推荐

中原油田油库蒸汽锅炉新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投用

近日,中原油气储运中心柳屯中心处理站蒸汽锅炉新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式投用。这个集“余热+光热+储热”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创新项目,可有效替代传统天然气加热系统,提高进罐油温进行自维温,不仅规避了蒸汽管线的...

2025-05-15     河南石化新闻

数智赋能气田智变

“现在只需要轻点鼠标选定井号与时间,采气井生产时间、油压套压、日产气量等数据就能汇成动态曲线实时呈现。”5月15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南充分公司技术人员孙伟皓操作着生产经营管理平台介绍道。随着“

我国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启航进行首次国际作业

5月8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发布消息,该公司旗下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从广东珠海高栏国际码头启航,驶向中东区域海管作业现场。这是该船首次进入国际市场作业,对提升我国大...

2025-05-09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河南油田应用新技术破解注水难题

日前,从河南油田了解到,截至5月6日,该油田在新赵10井应用高压脉冲复合酸化增注技术已30多天。此井日注水量由0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71立方米,对应油井赵平3井和赵79-1井的日产油量分别增加0.2吨和...

2025-05-08     河南石化新闻

中国石油首座机械式立体超充站正式投运

近日,中国石油首座机械式立体超充站——望京南立体超级充电站正式投运。这是北京市第一座整合快充及超充功能的机械式立体超级充电站,可满足大中型新能源MPV的停放及充电需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乡的中国....

2025-04-28     中化新网

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全力推进清河上产攻坚

近日,清河草斜52新区方案的第一口产建井面120-3-平20井获日产油15.2吨、分支水平井面120-1-平20井第二轮热采后日产油8.1吨,为普通稠油油藏高效挖潜提供了经验借鉴。今年以来,江汉油田勘...

2025-04-24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