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1月27—29日,2024华东石油化工装备采购大会在山东淄博召开。大会集中展示了众多优质供应商的前沿产品与创新技术,搭建起高效对接平台,助力供需双方实现精准匹配,促进行业高效合作。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供应链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华指出,华东地区作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重要基地,一直以来都在行业中发挥着引领作用。淄博不仅有完善的产业配套设施,还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氛围。大会汇聚各方力量,搭建了供需双方交流平台,以应对新需求、新技术、新竞争格局,助力高端化工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淄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亮云表示:“淄博石化和装备产业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共同为淄博石油和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尤其是今年的大规模设备更新,为产业升级带来了新机遇。”
淄博市临淄区委副书记康义文表示,高端化工是山东省“十强产业”之一,也是临淄区“456”产业链群的主导产业链。近年来,临淄区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产业组织理念,以齐鲁化工区、临淄经开区为产业平台,聚焦建链、延链、强链、稳链,加快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
中国石化工程部首席专家谢国学指出,近年来,我国石化装备制造水平及其规模化、高端化、精准化不断提高,石化项目国产化率逐年提升。重大装备实现国产化,节约了采购成本,缩短了制造周期,极大地提高了现场服务效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小企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静敏强调:“产业规模越大、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含量越高,产业升级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越复杂,需要调整的时间就越长。要不断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物资装备部副经理赵吉振认为,石化装备全链条各环节要加强互动互通、互惠互利,紧密对接供应需求,着力增强战略互信,推动核心合作伙伴以稳定、低成本、高质量的供应,保障公司供应链安全。
“在物资采购方面,中国中化会根据物资特点、一品一策制定采购策略,采用统谈统签、统谈分签模式实施。在集采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联储联备、采用寄售方式优化库存,进一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成本。”中国中化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兮说。
会上,西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李正贵介绍了新型“零泄漏”磁性液体密封技术优势;弘润石化(潍坊)有限责任公司发布13万吨/年绿色高性能特种化学品项目、原料优化及减油增化项目、弘润石化热电项目、精细化工及功能新材料一体化项目的采购需求;山东联盟化工集团发布尿素装置绿色智能化改造项目和新上、改造及利旧范围项目的采购需求。
2024年,大庆石化公司通过节约水资源消耗、优化电力使用、深挖节气潜力、创新蒸汽利用模式等措施,前11个月实现增效1.17亿元,推动企业绿色发展与效益双提升。
1月6日,国内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LNG)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的10号LNG储罐完成预冷并顺利进液,标志着中国海油首座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全球单罐容量最大27万立方米LNG储罐...
1月3日,延安石油化工厂轻烃中心30万吨/年丙烷/异丁烷混合脱氢装置停工抢修,旨在消除运行瓶颈,实现长周期运行和放量生产,为下一周期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提供保障。
近日从铜化集团新桥矿业公司传出消息,2024年该公司累计投资1600余万元,顺利完成智能矿山一期工程建设,陆续建成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台、环境监测系统、AI视频智能分析系统、数据中心及配套设施等,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