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于西安举办的中国能源·化工强国大会上,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教授于海东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黄维分享了题为“铸新质生产力,造柔性电子强国”的专题报告。柔性电子作为八大颠覆性科学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可应用于新型电子器件、未来信息芯片、高端智能装备等领域,对服务国家战略、助推新质生产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未来信息产业的关键是柔性电子的发展。柔性电子是将有机、无机或有机无机复合(杂化)材料沉积于柔性基底上,形成以电路为代表的电子(光电子、光子)器件及其集成系统的一门新兴交叉科学与技术。
柔性电子器件具有“轻薄柔透”四大特性。
“轻”是空天装备发展的永恒主题。柔性电子可使高技术设备实现轻量化,将其应用到空天装备中,可大幅降低成本、提高飞行速率、弥补动力短板、提高负载能力、提升作战半径等。
“薄”帮助电子器件实现人机深度融合与交互,更好地应用到医疗领域,助力理想的人机界面达成。
“柔”是指可弯曲、可拉伸、可变形。在信息显示领域,柔性时代的序幕已经悄然拉开,如曲面屏等。这一特征也可以适应人体柔软曲面需求。
“透”助力光伏建筑建设。国家“双碳”战略需要颠覆性零碳能源技术,柔性电子可用于制造全透明光伏发电玻璃,让城市里的每栋大楼都成为一座光伏电站,每年可节约电费超过1亿元,减少碳排放超过300万吨。
柔性电子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在面向空天、航海等领域极端条件和减重的特种能源需求时,柔性储能技术可为飞行器、水下航行器等提供长航时、安全的能源供给。在公共安全、人形机器人领域,柔性电子可推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泛物联网的高度融合,实现数据共享与精准追踪。柔性能源电子、有机电子器件可提升特种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执行排爆、搜救等特殊应用。在健康医疗领域,柔性电子可应用于人造器官,实现人体器官功能的同时,也能对个体生理信号实时监控等。
总体来说,柔性电子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正在发展成为国家支柱。
深耕行业多年,黄维及其科研团队在柔性电子领域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他们研发了面向柔性显示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通过加快辐射复合速率,能显著提高荧光量子效率,使钙钛矿LED外量子效率突破30%大关;研发了面向柔性能源的钙钛矿光伏技术,具有可柔性制备、高能质比、优异的抗辐射性能等优势,可为临近空间飞行器提供能源供给;开创了“有机超长余辉发光”前沿研究领域,提出并验证了有机超长余辉发光机制,为构建新型发光材料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他们还开发了面向未来城市立体空间的隐形全透光伏发电玻璃、实现低剂量高分辨X射线成像的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闪烁体、面向精准医疗的肿瘤外泌体微纳分子传感平台、具有计算能力和分子智能的单分子DNA巡航机器等。
在成果转化与产业示范方面,2017年,黄维团队与京东方集团合作,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专项,合作攻关8.5代印刷OLED面板产业化示范项目。2020年,该团队再度联手京东方集团和迪钛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专项,合作攻关国内首台“柔性动态X射线成像”样机。
中化新网讯4月25日,“辉隆益地美”(26-10-9)生物膜保持型肥料系列观摩会在国家级农业示范基地华阳河农场举行。这次观摩会是由安徽辉隆集团联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农业科技盛会,通过实地观.....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近日组织有关专家在新乡对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奥展兴达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并工业化成功应用的“甲醇负压多效耦合精馏节能技术”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GB19762-2025《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积淀与行业....
5日26日,天津大学对外宣布,该校材料与工程学院梁骥教授团队通过独特的层间氢键设计,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性能电催化剂,实现了绿色过氧化氢的高效合成,且有望实现“即产即用”。相关研究发表于期刊《自然·通...
中化新网讯5月24日,天津市第39届科技周重点活动——南开大学科技周拉开帷幕。 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勇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向参加活动的市民与学生表示欢迎,强调学校始终重视科普工作,希...
5月14日,上海石化炼油部烷基化装置现场,装置主任陶嵘指着即将安装的黑色风机叶轮说:“叶轮直径75厘米、厚度20厘米,看上去不起眼,却能抗冲刷、耐强酸。” 据介绍,此前因涉酸工况,风机K-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