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马泰对中国护照免签30日的新闻登上热搜。2023年12月1日,马来西亚开始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日内免签证的便利措施。2024年1月26日,泰国和中国公民互免签证协议签署。到2月9日,中国和新加坡也将实施30日互免签证。新马泰三国升级对中国免签措施,不仅对复苏旅游业有利,对于商务活动,尤其是石化业的部分商务活动来说也是重大利好消息。
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起步,极大提振了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海关总署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与东盟贸易继续保持增长,规模达6.41万亿元,东盟连续4年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我国也连续多年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中国和东盟的石化贸易往来增加。RCEP降低关税带来的进口成本降低和出口机遇增多等利好,加强了中国东盟之间的石化贸易合作。东盟开放的投资市场,也吸引了中国企业前去投资。近年,我国轮胎产业链大量投资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地也受到了我国化企青睐。
商业的交流自然伴随着人员的交流。由于中国与东盟在能源和资源方面具有互补优势,加强人员间的流动,有助于双方共同发掘能化行业机遇,促成双方双赢。在东盟对中国免签措施升级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商务和学术交流将更加方便。双方加强商务人员往来,有助于增进了解,同时助力投资决策进程。中国与东盟间投资或将迎来提振。在创新方面,我国在石油化工产业链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相比东盟具有比较优势,尤其是绿色技术。加强人员往来,有助于深化技术转移和人才交流等,将有力推动提升区域内石油化工行业的全球竞争力。
近日,全球最大船舶工程企业之一的芬兰瓦锡兰集团首席执行官哈坎・阿格内瓦尔表示,受国际海事组织(IMO)即将实施的温室气体排放新规影响,未来10年内石油基船用燃油成本将翻倍,这将深刻改变目前船舶燃料...
7月10日,代表巴西化工生产商的行业组织巴西化学工业协会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巴西出口商品加征50%关税表示担忧,呼吁通过技术性对话解决争端。
近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油国能源部长和石油巨头高管表示,由OPEC和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国组成的OPEC+的增产并未导致库存增加,表明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强劲。
近日,美国提议对日本及韩国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而由于韩国是美国芳烃和基础油的最大进口来源国,市场人士表示,此举将冲击美国芳烃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