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颠覆性生物技术,成功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高营养价值的蛋白质,中国饲料产业迎来新突破。
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由吉态来博(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解脂耶氏酵母蛋白作为新饲料原料,并颁发新产品证书(第921号公告)。这是我国批准的首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生产的饲料原料新产品证书,标志着该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应用走出了关键一步,为解决我国饲料蛋白资源短缺、保障粮食安全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
突破性技术 二氧化碳变身高价值蛋白
本次公告的饲料蛋白采用的气体发酵技术,是第三代生物制造路线的核心代表。该技术突破性地使用来源于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钢铁行业等领域的二氧化碳,通过生物发酵的方法,高效转化为营养、安全、适口性良好的酵母蛋白。该技术的逐步产业化将是我国自主生物制造技术领先全球的最新案例。
与传统农业种植和渔业生产方式相比,这项技术的饲料蛋白时空生产效率实现了数千倍提升。例如,一个占地150亩的酵母蛋白工厂可以年产10万吨优质酵母蛋白,这相当于约60万亩土地所产的大豆蛋白。从营养价值来看,酵母蛋白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且分布均匀,富含微量元素和多糖类物质,并且适口性良好,是公认的安全且优质的蛋白。
破解粮食安全难题 蛋白自给率有望提升
我国饲料蛋白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峻。数据显示,我国在2024年饲料蛋白总消费量约7000万吨,进口依存度超过80%,成为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短板。
国家发改委在《“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
这一创新技术正是对这一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微生物菌体蛋白作为新型高效资源转化型蛋白原料,可以降低对豆粕、鱼粉等传统蛋白原料的进口依赖。解脂耶氏酵母蛋白被批准为单一饲料原料后,有助于创造新的、更可持续的、资源效率更高的蛋白质饲料供应链,从根本上减轻对土地密集型作物(如大豆)和海洋资源(如鱼粉)的依赖,将大幅拓宽我国非粮型饲料蛋白来源,为构建多元化饲料供应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经济环保双赢 创造绿色增长新动能
该技术的特殊意义在于,可以高价值利用我国极为丰富的工业合成气和二氧化碳资源,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路径。同时,这一技术将产生很强的成本比较优势,有望探索出一条技术优势和绿色优势兼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蛋白质生产方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7月1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谢少峰表....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制造业中试平台是输出中试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制造业中试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目前,主要聚焦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信息技术、新兴和未...
近日,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新任职负责人集体谈话会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全国社会工作...
7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公布。其中提出,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项目库,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
7月17日,在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闭幕式上,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戴厚良院士和世界化学工程联合会主席陈国华院士代表世界化学工程联合会、亚太化工联盟、中国化工学会,联合发出...
近日,2025(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辽宁省盘锦市举办。此次大会落地盘锦对于这个东北油气产能核心区、全国首批“无废城市”有何重要意义?近年来,盘锦在石化绿色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