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简称: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和中海油服油田技术事业部塘沽作业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发展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共同攻关的高难度6英寸小井眼水平分支钻完井技术在渤海海域蓬莱25-6油田成功完成首次应用,为渤海油田低产、稠油井高效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此前,蓬莱25-6油田具有低渗、油稠、多断块分布、采出程度低等特点,地下原油粘度相当于番茄酱粘度的3倍,存在流动性差、开采难度高的问题,且分布零散导致单井可控储量少,在“寸土寸金”的海上平台难以实现经济高效开采,储量转化产量效能有限,亟需引入技术挖掘剩余油潜力。了解情况后,工程技术作业中心联合中海油服油技塘沽作业公司及中海油发展公司针对此“难点、痛点”,组织技术骨干力量,从选井、设计、方案和技术手段多方面入手,适时引入在渤海尚属空白领域的小井眼水平分支钻完井技术,经过数月的不懈攻坚,成功攻克该项技术瓶颈。
从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了解到,本次作业井应用自研“璇玑”系统(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系统),主井眼实施6英寸水平段,再以悬空侧钻方式完成两个6英寸水平段分支。“6英寸小井眼悬空侧钻方式相较于常规井眼尺寸分支侧钻存在钻具重量更轻,悬空侧向力更弱,一次侧钻成功率更低等技术难点,而且此前渤海并无先例,对我们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蓬莱区域调整井钻完井项目组钻井总监丁国文介绍道。
面对重重挑战,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深知该项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会同中海油服油田技术事业部塘沽作业公司及中海油发展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调用主要技术骨干力量联合制定方案,重点把控关键问题,同时查阅相关资料,组织技术专家进行研讨,最终敲定了详细的作业方案和技术措施。作业过程中,陆地技术支持团队全程“海陆连线”,根据实钻参数实时协助现场优化各项参数,完成首个分支井眼后,及时总结经验,保质保量完成B分支井眼侧钻作业的同时,将原先20个小时的施工时间缩短至仅仅9个小时;本次作业成功实施三个侧钻分支,A、B分支采用优质筛管+裸眼锚定器防砂;C主支采用优质筛管+轻质陶粒充填防砂,实现高效挡砂的同时维持分支井眼稳定生产,达到油井长效导流的效果。该井的成功实施,探索出了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作业模式,为该项技术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实践参考。蓬莱区域调整井钻完井项目组完井总监刘晓宾介绍:“该井投产初期即取得了日产原油50方、“一口顶四口”的效果,相较于蓬莱区域常规作业模式,该技术单井成本约为常规井的1.8倍,但单井产量提升了近4倍,具有作业工期短、施工费用低、单井可控范围大等优势,突出的就是效费比。”
“渤海小井眼水平分支钻完井技术的应用成功,为渤海油田带来了2023年的新春开门红,助力老油田提高储量转化效率,持续贡献产能。未来,项目组会在工程技术作业中心的支持和领导下,持续加强新技术攻坚,为复杂国际形势下的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持续作出贡献。”工程技术作业中心蓬莱区域调整井钻完井项目组项目经理王伟介绍。 (曲照贵)
“利用单点高密度技术提议钻探的广505斜井两年累油已突破5000吨,角20-斜8、角15-斜66和面12021斜等井相继获得高产工业油流,有力推动了八面河油田实现首次千万吨规模的资源增储。”江汉油田研...
近日,中原油气储运中心柳屯中心处理站蒸汽锅炉新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式投用。这个集“余热+光热+储热”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创新项目,可有效替代传统天然气加热系统,提高进罐油温进行自维温,不仅规避了蒸汽管线的...
“现在只需要轻点鼠标选定井号与时间,采气井生产时间、油压套压、日产气量等数据就能汇成动态曲线实时呈现。”5月15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南充分公司技术人员孙伟皓操作着生产经营管理平台介绍道。随着“
5月8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发布消息,该公司旗下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从广东珠海高栏国际码头启航,驶向中东区域海管作业现场。这是该船首次进入国际市场作业,对提升我国大...
日前,从河南油田了解到,截至5月6日,该油田在新赵10井应用高压脉冲复合酸化增注技术已30多天。此井日注水量由0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71立方米,对应油井赵平3井和赵79-1井的日产油量分别增加0.2吨和...
近日,中国石油首座机械式立体超充站——望京南立体超级充电站正式投运。这是北京市第一座整合快充及超充功能的机械式立体超级充电站,可满足大中型新能源MPV的停放及充电需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乡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