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至15日,中国-马来西亚油脂加工与安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启动会暨未来食品科技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该活动由暨南大学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马来西亚棕榈油委员会联合主办。
由暨南大学和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共建的中国-马来西亚油脂加工与安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于2024年10月获中国科技部批准建设,是第四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也是我国首个中马“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024年11月17日,该联合实验室在吉隆坡揭牌。
棕榈油作为中马贸易的重要农产品,产业发展面临国际话语权和技术难题。该联合实验室面向中马贸易战略农产品棕榈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油脂生物加工与安全领域的科技交流合作,聚焦四个研究方向:油脂生物加工与安全、脂质活性分子挖掘与健康效应、健康油脂应用与功能食品、棕榈油供应链与可持续发展。
实验室将凭借生物制造技术,提升棕榈油营养价值和产业附加值,为马来西亚可持续发展及我国粮油安全、国民健康助力,并深化中马在油脂加工与安全领域的合作,建成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中马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
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邢锋指出,食品科学与工程作是学校的优势学科,该学科长期耕耘食品安全这个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为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建设启动会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标志着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学校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把“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好,切实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政府间科技合作贡献暨南力量。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校长特别代表、博特拉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Anis Shobirin Binti Meor Hussin表示,马来西亚与中国长期以来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和伙伴关系。自2016年起,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与暨南大学在油脂领域展开了紧密合作,双方在联合研究、人员交流和学生交换项目上积极互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立,标志着我们的科技交流合作之旅开启了新篇章。联合实验室将成为合作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的关键平台,并将利用两国的优势,推动跨国界创新、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表示,该联合实验室是面向中马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元首外交,支撑政府间科技合作布局和创新丝绸之路建设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高度一致。联合实验室的正式启动运营,将通过更加深入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不断汇聚中马两国智力创新资源,有效推动双方油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中马两国以及粤马双边的友好关系的长足发展添砖加瓦。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表示,学术委员会将指导联合实验室的中长期规划制定、目标任务确定及研究方向的优化,推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不断提升服务科技开放合作和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建设能力。
依托该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还与东盟高校、企业一起组建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中国-东盟未来油脂科技创新联盟”,进一步在区域内促进和提升棕榈油领域的成果转化和科技治理水平。建设启动会上举行了中国-东盟未来油脂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仪式,来自国内和东盟国家的代表共同为未来油脂科技创新联盟进行揭牌。
暨南大学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力打造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食品科技研究平台、生物制造领域创新团队和新兴产业智造基地,共同推动生命健康领域“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暨南大学与博特拉大学签署了《中国-马来西亚油脂加工与安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共同建设协议》,并进行了文本交换。联合实验室还与14家国内食品行业龙头企业签约,将开展合作共建,打造成果转化基地。
建设启动会议结束后,为期2天的未来食品科技与高质量发展论坛正式开幕,来自国内外的8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未来食品的新趋势、新技术和新模式”“粮油科技创新与营养健康”“中国-东盟国际科技合作挑战与机遇”等主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会议同期举行了产学研圆桌对话以及中国-东盟未来油脂与可持续发展培训班。
2025年7月21日,烟台顺达聚氨酯有限责任公司与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在烟台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高性能建筑产品+一体化工程服务”为核心,面向中国及海外冷链、能源、船舶、矿业等多场景.....
本报讯7月19~20日,第十三届(2025年)全国流态化会议暨颗粒技术会议在沈阳举行。大会以“流化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旨在推动流态化及颗粒技术领域相关理论与应用技术持续发展。
7月18日,杏湖产业园与南京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纳米酶-益生菌联合制剂研发生产项目正式落地杏湖产业园。谊元生物创始人、欧洲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
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设备等领域,高温硫化硅橡胶作为关键的密封、粘接主要材料,需长期承受200℃以上的极端温度环境。然而,传统高温胶在持续热应力下易发生分子链降解、交联密度下降,导致拉伸强度、...
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液体胶等)凭借耐候性、电绝缘性、耐高低温性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航空密封、汽车制造等领域。但在250℃及以上高温环境中,硅橡胶易发生热氧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