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化工巨头同日宣布:关厂、裁员

  欧洲石化行业掀起的“去产能潮”仍在持续。欧美两大化工巨头英力士和西湖公司同日宣布,将永久关停各自旗下位于欧洲的一家工厂并裁员。

  西湖公司将关闭荷兰佩尔尼斯工厂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6月17日披露的文件,西湖公司(Westlake)将停止在其荷兰佩尔尼斯(Pernis)工厂的所有业务,预计将裁员230人。

  文件显示,西湖公司将关闭该工厂的双酚A和液体环氧树脂装置,且不会重启2024年7月已停产的氯丙烯和环氧氯丙烷装置。

  资料显示,佩尔尼斯双酚A装置的年产能为15万吨,液态环氧树脂装置的年产能达到10万吨。

  Westlake表示,欧洲业务“恶化”是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工厂将在2025年关闭。预计将承担总计1.9亿欧元的税前成本,其中约3000万欧元用于员工遣散安置,约1.6亿欧元用于环境修复和其他关停费用。

  英力士将关停德国格拉德贝克工厂

  全球最大的苯酚和丙酮生产商英力士苯酚公司6月17日宣布,打算永久停止德国格拉德贝克(Gladbeck)工厂的生产。

  英力士表示,欧洲高昂的能源成本和“惩罚性”的碳税政策,使得欧洲生产的产品缺乏竞争力。英力士于2023年6月首次透露,正在审查其欧洲芳香烃业务,最初集中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

  英力士表示,在进行了详细的战略审查后,打算永久关停格拉德贝克工厂,具体日期待定。

  资料显示,格拉德贝克建于1954年,生产能力为65万吨/年苯酚和40.9万吨/年丙酮,是英力士单套最大的苯酚工厂。

  “这是欧洲完全没有能源竞争力,以及盲目推出碳税的后果,导致整个欧洲大陆的大规模去工业化,”英力士集团主席兼创始人吉姆·拉特克利夫警告说:“格拉德贝克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除非监管者清醒过来,采取行动。”

  英力士表示,格拉德贝克工厂直接雇佣了279名工人,并间接支持了超过1500个就业岗位。该公司计划与员工委员会、员工、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协商,以确保“有序和负责任地退出”。


相关推荐

卡博特:持续加码本土化,助力中国客户走向全球

7月15日,卡博特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尚恩在位于上海的卡博特亚太地区总部出席媒体圆桌会,与多家媒体就全球经济展望、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卡博特在华战略、材料创新、企业文化与人才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

2025-07-22     中化新网

“辰见和合”国际传播专题沙龙举办

  近日,“辰见和合”国际传播专题沙龙暨中国化学天辰公司国企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赢创全球最大医疗器械技术中心开业

  7月9日,赢创全球最大医疗器械技术中心在上海举行开业仪式。

2025-07-14     中国化工报

阿科玛在新加坡投资新建透明聚酰胺生产装置

法国化工巨头阿科玛7月9日宣布,将在其新加坡生产基地建设全新透明聚酰胺生产装置,预计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投产。该装置投资额约为2000万美元,将使阿科玛透明聚酰胺的全球产能提升至原来的3倍。阿科玛....

2025-07-11     中化新网

自身“足迹”最小化 客户“手印”最大化——科德宝集团高管分享可持续发展进展及实践案例

  7月3日,科德宝集团在上海举行《2024~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进展报告》发布会。随着《报告》正式发布,科德宝正以“手印+足迹”的双轮驱动,在致力于减小自身“足迹”的同时,更通过产品与解决方案拓展...

2025-07-09     中国化工报

陶氏化学:将关闭欧洲三家化工厂   

  陶氏7月7日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批准关闭欧洲的三家化工厂,以及全球资产版图中的某些资产,将影响800个职位。  此次确定关闭三家化工厂包括:德国博伦乙烯裂解装置和德国施科保的氯碱/乙烯基资产,预计....

2025-07-08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