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我们的化工建设工人队伍”   

  “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坐在人民大会堂里,听到李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对此的部署,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字霞舒了一口气。

  今年两会期间,徐字霞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专访时谈道:“用什么工艺、用哪些设备,这些是由设计人员决定的,但如何组装、搭建,让工厂运转起来,必须还得靠技术工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这些全都与徐字霞期盼的“加强化工建设自有工人队伍建设”不谋而合。

  产业工人参与创新正当其时

  “近几年来,国家鼓励创新的政策给得很足。”徐字霞对记者说。身为一名总工程师,她今年两会最关心的话题还是“创新”,但在调研中她注意到一个现象——“现在我们倡导创新,更多的其实是偏向于基础研究方面,比如创新工艺技术、发明新产品……这些当然很重要,但在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过程中,现场建设的各个环节也是需要创新的!”她笑着说,“虽然我们只是创新的一部分,但产业工人是我们施工单位、施工行业创新的基础。”

  外行人可能会疑惑,化工建设不就和常规的建筑行业一样,都是盖房子、建大楼,都有一套成熟的系统流程,有什么创新可言?

  对此,徐字霞以管道焊接的例子来说明:“现在国内施工的新技术很多,自动焊是其中之一,虽然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都很高,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用还比较少。因为设备本身购入成本就高,工人也需要培训,劳动组织方式也不成熟,算下来还不如人工焊接划算,这就导致许多单位自动化转型动力不足。而无论是新设备,还是新功能,都需要工人去使用,才能不断改进、越用越好。”如此看来,工人参与创新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一方面是工人要主动学习,与新技术磨合,创新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工人也要对新事物提出反馈建议,让施工工艺朝着更智能的方向改进。

  “分包”致工人素质参差不齐

  然而,建筑企业为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及风险,目前普遍采用劳务分包模式,导致企业自有工人比例偏低。徐字霞意识到,过分依赖分包,企业自有产业工人队伍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弱,产业工人的创新缺少了成长的时间和土壤。

  “我刚进厂的时候完全不是这样的。那时,我们全部都是使用自有工人。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打成一片,工作生活都在工地。”徐字霞告诉记者,“但是慢慢地,随着经济的发展,自有产业工人的数量日渐不足,开始出现了分包,而且这一现象愈演愈烈。现在大部分企业采用劳务分包模式或劳务派遣形式,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及风险。分包企业更多的只是关心‘抓人干活’创造效益,并不关心工人技能水平如何提高。反观工人,大多也只希望拿到更多的‘现钱’。”

  据她调研,我国大部分建筑央企自有工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足30%,有的甚至不足10%,大量使用劳务分包,而劳务人员主要由农民工构成,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短缺,施工队伍普遍存在整体素质不高、文化层次较低、专业技能单一化等现象,难以适应化工建设领域工业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制约了行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对于化工施工企业,承建的工程普遍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特性,其工人队伍建设问题更需要被重点关注。”徐字霞说。

  强化化建工人队伍建设

  “化工装置中的很多介质都易燃易爆,需要严格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一旦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徐字霞对记者说,“建立稳定的自有工人队伍,对化工建设企业来说势在必行。”

  因此她提出,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建筑企业逐步提高自有工人比例,减少劳务派遣用工,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化工建设工人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需要长期在项目一线摸爬滚打才能真正养成。”徐字霞说,“希望能朝着这个努力方向,慢慢重塑我们的化建工人队伍。”

  徐字霞建议,一是加快建立健全建筑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让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与薪酬待遇、职业发展挂钩。二是优化建筑央企考核指标体系,将自有产业工人比例、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从根本上引导企业重视自有工人队伍建设。

  “我上学的那个年代喜欢谈‘梦想’,我当时的梦想就是成为工程师,结果就真的当上了,还一直走到了今天。我这个‘总工程师’是从全国各地的工地里练出来的,也是当时的工人师傅带出来的。今天能在全国两会上提建议,我也想要为工人发声。”徐字霞说,“希望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为建筑企业培育自有工人创造良好环境,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建筑业产业工人大军。”


相关推荐

ICT企业:为石化业数智化打造坚实数据基础

  5月15日~5月16日,“2025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油气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5-05-16     中化新网

石油石化企业共论数字化时代课题

  5月15日~5月16日,由中国石油学会联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国家能源、中国中化、中国航油、延长石油、中国地质调查局油调中心共同主办的“2025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大会...

2025-05-16     中化新网

山东公示3家化工园区调区情况

  5月13日,山东省化工专项行动办公示了郓城化工产业园、沂水庐山化工产业园和沂南密胺产业园等3家化工园区调区情况。  郓城化工产业园调区后总面积为5.2512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至经七路,西至能....

2025-05-16     中化新网

三菱化学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约

  三菱化学5月15日宣布,其子公司MUIonicSolutionsCorporation(MUIS)已与宁德时代(CATL)签订了锂离子二次电池专利技术许可协议。  MUIS长期着眼于正极材...

2025-05-16     中化新网

六盘水首座氢能综合能源站投用

5月10日,贵州省六盘水首座氢能综合能源站顺利通过验收。该加氢站日加氢能力达2000千克,可为氢燃料电池车辆提供高效能源补给。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山西厚生新材料隔膜产线投产

  5月9日,位于太原市综改区阳曲工业园区的山西厚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6条隔膜生产线全面建成投产,至此,该公司年产能突破20亿平方米,建成全球领先的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之一。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