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江汉油田荆州采油厂SK8-10井实施补孔酸化措施,恢复生产后增油效果明显,原油含水下降明显,日产油能力上升至近5吨。
今年以来,为了让“低效井”增产增效,江汉油田荆州采油厂携手江汉油田研究院、江汉油田工程院对症开方、精准施策,实施油藏开发工程一体化治理,全面释放油藏潜能,助力油藏开发增油上产。截至目前,该厂已让13口低效井实现“脱贫致富”,累计增油1656吨。
SK8-10井位于松滋油田复I断块渔洋组开发单元,该井区属特低渗储层,产能低,难以有效动用,但天然裂缝较发育,可获得较高产能。研究院荆州项目组科研人员根据以往油井开发特征,靠近万城大断层附近的天然裂缝较发育,属于油藏高产区,且区内水井注水量较大,能量较充足。结合油藏认识及油井未射开层位调查,优选该井补孔单酸化合采,提高砂体的动用程度。该井复产后增油效果明显,含水量从82%下降至25%,日产油能力从措施前的0.6吨上升至4.6吨。
“该井的成功治理,有效挖潜了松滋老区特低渗裂缝性油藏的剩余油,对后期老区的持续开发调整提供了借鉴。”研究院石油开发所高级工程师曹平介绍说。
无独有偶,距离该井30公里外的沙32CZ井也出现了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科研人员通过分析该井储层平面连通关系及发育特征等情况,认为该井可通过配合压裂工艺,沟通砂体低部位较厚的储层,增大储层的导流能力,实现提高油井产能,开出了打塞补孔压裂“药方”。措施实施后,该井日产油从0.5上升至2.5吨,含水从89%将至34%,日增油2吨。
增油“妙方”落到实处,需要加大成因分析力度。沙27斜-2油井位于公安县埠河镇,该井1995年9月投产,受生产历史长和多层合采层间差异大的影响,注水见效后期成为高含水低效井。科研人员根据水井层间吸水状况差异和历年开发过程中的剩余油监测资料,分析确定层间剩余油分布,挖潜次出力层开发潜力,实施层间卡堵水增效,该井措施后日增油4吨,日油能力始终维持在3.5吨以上。
“低效并不意味着低潜力,一旦低效井‘脱贫’,都是沉甸甸的产量。”该厂副总工程师、生产指挥中心主任焦小军说道。
近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大庆油田获悉,大庆油田川渝探区首次实现单月天然气产量突破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5%,创下该探区自开发以来的历史新高!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的广阔前景,为保
近日,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所辖的大吉气田吉深6-3井台3口井全面完钻,其中平01井水平段“一趟钻”进尺达2104米,刷新历史纪录,标志着这个公司建成首个煤岩气长水平段井台。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
3月27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布的业绩显示,2024年油气销售收入达人民币3556亿元,归母净利润达人民币1379亿元,同比增长11.4%。中国海油2024年实现油气净产量726.8百万桶油当.....
今年以来,涪陵页岩气公司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绿色企业建设,通过实施采气装置能效提升和碳减排技术应用,狠抓页岩气开发全过程节能减排降碳,勒紧了页岩气开发“碳腰带”,公司每年均实现了碳达标排放。
日前,从河南油田了解到,截至2月26日,河南油田王集油田泌161、泌162断块聚合物驱优化调整见成效,日产油由31.6吨增至51.5吨,综合含水由92.8%下降至89.6%,阶段增油0.2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