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启动三年活力显著提升

中化新网讯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三周年。生态环境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已超过4.6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近270亿元,显示出市场运行平稳且活力显著提升的良好态势。

据了解,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以来,这一政策工具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三年来,全国碳市场不断完善市场机制,通过设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并以排放配额的形式分配给参与企业,以碳配额的价格作为激励手段,鼓励企业减排。碳价也从开盘初期的40多元/吨稳步上升至90元/吨上下,并在某些时期突破100元/吨的历史高点。

在成交量和成交额方面,全国碳市场也呈现显著增长。2023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年度成交量达到2.12亿吨,较2022年增长3倍,年度成交额为144.44亿元,日均成交量达到87.58万吨。市场活跃度较往年大幅提高,碳价发现机制的作用逐步显现,全年碳价运行平稳,未出现剧烈波动。

地方碳市场方面,尽管整体活跃度有待提升,但部分市场如北京碳市场成交均价总体高于其他市场,最高成交均价达到149.64元/吨。广东、上海、深圳等市场成交均价也稳中有升,显示出地方碳市场在推动区域绿色转型方面的积极作用。

全国碳市场的稳步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近年来,中国政府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代表的双碳“1+N”政策体系逐渐构筑完成,政府各部门出台了多项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实施方案及支撑保障方案,为碳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随着全国碳市场的逐步成熟,进一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的各项措施正紧锣密鼓展开。

目前,全国碳市场主要覆盖火力发电企业,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提出“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生态环境部正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预计将有更多成熟行业如钢铁、建材等被纳入全国碳市场。2024年4月3日,生态环境部先后发布铝冶炼行业和水泥熟料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指南的征求意见稿。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公布的2024年度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的排放单位名录中,新增了7家石化、化工、钢铁、建材、民航等重点行业企业,进一步证明了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容已成定局。

据介绍,碳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促进了企业的绿色转型,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投资和发展。同时,碳市场的发展也催生了一批专业的碳资产管理机构和服务商,他们为企业提供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策略制定等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碳市场的发展。

相关推荐

河南油田水电厂:构建培养体系 汇聚“青春”动能

5月4日,河南油田水电厂专门召开青年座谈会。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云南推进省级EOD项目落地实施

日前,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省级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项目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积极引导金融资金对美丽云南建设的精准支撑,探索生态环境治理多元投入,大力发展绿色...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天津推动危化品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天津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天津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召开天津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部署推动会,全面总结前期进展情况、通报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一封感谢信

近日,福建能源石化集团董事长、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徐建平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感谢信,落款是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阿卜杜拉哈曼·阿尔-法季。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氰化物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发布 

为有效管控氰化物生产企业生产、储存安全风险,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应急管理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氰化物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45189-2025)(以下简称《管理规范》)于近期发布,自2025....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第十一届石化企业品牌故事征文启动

5月13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关于举办第十一届石油和化工企业品牌故事征文比赛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即日起至7月15日,面向全行业征集具有代表性品牌建设案例,并选取宣传推广成功的...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