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管道设计院)完成的沈阳市成品油管道“抚锦线抚顺注入支线无人机自动机库建设设计项目”,打破了“人巡+机巡”的传统模式,实现了全自动无人机精细化巡检。
据该公司测量专业总工程师徐俊科介绍,本项目采用的“旋翼无人机+全自动机库 ”作为数据采集载体,融合了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4G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不仅大幅提升了抚锦线的巡检效率和安全性,还为未来油气管道智能巡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据了解,此次采用的无人机智能机库应用相较传统无人机应用,不需要人员到现场作业值守,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员不需要到现场,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完成无人机的自动巡检、自动飞行、自动降落、自动充电等一系列任务,实现定时自动巡检及异常状况智能识别。该项目由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沈阳输油气分公司委托,覆盖了抚锦线抚顺注入支线112公里的山区段线路,途经抚顺、本溪和辽阳部分地区,沿线共部署6套无人机自动机库。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是管道设计院在无人机巡检领域落地的首个设计项目,数字智能技术在该公司工作中持续应用发展,其勘察与地下储库工程事业部依托无人机技术衍生出实景管道平台等多项技术成果,无人机巡检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无人机巡检系统具备高效率、高分辨率、自动化和强应对恶劣环境能力,并辅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隐患识别,能显著提升巡检质量和安全保障。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进一步提升了管道设计院在智慧管道巡检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更多同类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管道设计院将继续致力于智慧管道巡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油气管网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通讯员牛刚 中国化工报赵晨光 )
“安全容不得丝毫懈怠。特殊天气要增加巡检频次,对重点部位进行反复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处理。”7月17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七作业区副班长彭晨在检查油井设备时说。
一块屏幕,一只鼠标,轻轻一点便可尽览站内外实时画面与运行情况;无人机自行起飞巡检、单井计量只需一键操作……立夏时节,走进塔里木油田博孜—大北气田,智能化气息扑面而来。
“过去巡线靠脚跑,一根根电线杆排查故障,全员出动还耗时半天,现在无人机拍图分析,精准定位故障点,少数人20分钟就能搞定。”7月13日,江汉油田水电分公司电力运维人员陈建军操控无人机巡检时,对技术升级带...
进入7月,烈日当空,热浪翻涌。广大石油和化工企业用科学的管理、细致的关怀和顽强的意志,通过优化作业时序、强化防暑保障、加强设备巡检等系列措施,筑起了一道道安全生产防线,用行动书写着“战高温、斗酷暑...
“往年天气酷暑难耐,穿一身工服工作非常热,今年单位给我们准备了冰袋马甲,我们穿上它,身体迅速凉快了起来,巡检干活时一点都不担心中暑 。”7月7日上午,在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面14-5-斜2井现场上,身穿...
“报告!三级冷箱底部发生细微渗漏!”近日,延长石油炼化公司所属延安炼油厂油气储运车间职工在日常巡检中发现航煤油气回收装置三级冷箱存在安全隐患,立即上报异常。面对-50℃低温环境下的细微漏点,延炼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