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能源保供火力全开   

  中化新网讯 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安全保供工作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各有关方面要落实责任、形成合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本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期,包括风电光伏基地在内的一批新能源重大工程加快投产发电,保障迎峰度夏电力供应。

  7月12日,国内海洋油气装备制造领域最大分布式光伏、电力储能及充电桩一体化碳减排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在海油工程珠海建造场地成功并网投用。据海洋石油工程(珠海)有限公司运营发展部经理门长智介绍,该项目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与南方电网综合能源(珠海)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设,共分三期,其中一期项目光伏板覆盖面积4.2万平方米,首期装机容量为6.5兆瓦,项目正式投用后,每年将产生700万千瓦时“绿电”。三期工程全部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0兆瓦,届时将完全满足中海福陆现阶段产能的用电需求,实现“零碳”运行。

  此外,中国海油首个陆地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甘南合作市“牧光互补”40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于7月5日成功并网发电,正式从草原深处向甘南电网输送清洁电力。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40兆瓦,配套建有6兆瓦/12兆瓦时储能设施,年发电量近60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2万吨。

  时下,在天津滨海新区长芦盐场里,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组件架设在水面上。这是7月8日并网发电的世界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项目——华电天津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电站,每年将有15亿千瓦时的“绿电”从这里产出,进一步提升华北地区电力保供能力。此外,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华电青海德令哈100万千瓦光氢储项目、华电昌吉木垒105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以及甘肃九墩滩50万千瓦光伏项目等也于近日投产。其中,前三个项目预计每年可发“绿电”75亿千瓦时。

  据了解,在渤海海域,国家能源集团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近日全容量并网发电,每年实现发电量约15.89亿千瓦时;在内蒙古,全国首个“风火打捆”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华能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6月30日全容量并网,标志着中国华能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6000万千瓦。随着云南耿马东老95兆瓦光伏、青岛曹城山49.8兆瓦风电等一批项目于6月底并网发电,国家电投新能源装机超1.16亿千瓦……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增量的主体。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2023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再创历史新高,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将越发明显。

相关推荐

“三以三促”深化作风建设——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深入开展学习教育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紧扣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记初心使命,通过“多维学习+靶向纠治+实践转化”,竭诚服务企业和劳动者,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

2025-05-29     中化新网

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全部实现进驻

28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到当日下午,第三轮第四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将分别对山西、内蒙古、山东、陕西、宁夏5省(区)开展督察,统筹开展黄河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同时对中国华能集团...

2025-05-29     中化新网

京津冀企业“出海”与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论坛落幕

5月28日,由天津市商务局、天津市民政局、天津经开区管委会等单位指导、天津泰达一站式出海服务中心主办的“协同赋能链动全球”京津冀企业“出海”与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论坛在天津经开区成功举办。据介绍,天...

2025-05-29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中新天津生态城坚持前瞻布局 创绿色低碳产业版图

中新天津生态城坚持前瞻布局创绿色低碳产业版图

2025-05-29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公开征求意见

5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就《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态势良好、行业需求旺盛,但存在中试管控要求不一致、中试成果....

2025-05-28     中化新网

我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44.07%

第十四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5.37%;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44.07%,人口规模达4.4亿,为国家创新发展进一步夯实劳动力基础。  ...

2025-05-28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