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排降耗提供适用技术


——徐州水处理研究所所长黄华耀访谈
 

      中化新网讯  今年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氮肥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将徐州水处理研究所开发并已实现工业化应用的造气循环冷却水微涡流塔板澄清、甲醇残液、尿素解吸废液处理回用、油水分离回用、A/SBR短程硝化除含氨污水新工艺等末端废水处理技术列入其中,成为氮肥行业清洁生产指定技术。事实上,去年初,环保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就将徐州水处理研究所自主开发的成熟技术——A/SBR短程硝化除含氨污水新工艺列入2008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并向含氨污水排放企业推荐,引起化工行业重视。短短几年,该技术在近百家化肥企业推广使用,且投资和运行费用比其他相似技术低25%~35%,受到行业青睐。
   

  当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成为工业发展的新模式,节能减排已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节能减排需要技术创新和支持,在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笔者采访了徐州水处理研究所所长黄华耀,希望了解水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闪光历程 实力为证
      
   
  问:徐州水处理研究所在我国化工行业,特别是在化肥行业有很高的知名度,开发的减排技术已经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能否介绍一下贵所的发展经验?
   

  黄华耀:我所成立于1984年,至今已走过26年历程,一直发展顺利,几乎未出现过大的波动,这得益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上帝”的企业文化。一方面,在企业内部,以人为本,尊重个人,关心职工,26年来企业的技术骨干几乎无一人跳槽,人人思定,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面对市场,把用户奉为上帝,让用户得大利,我们从提供技术的收益中拿小利,视用户利益高于一切,宁可自己吃亏,也不坑骗用户,终生为用户服务,从而赢得了用户的信任。近几年,我所95%以上的业务都是用户主动上门或经用户推荐而来的。可以说,企业已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阶段。
   

  问:企业在水处理领域制胜的关键是什么?
   

  黄华耀:以科技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是我所在水处理领域制胜的关键。在我所现有的400余名职工中,科研人员有60余人,科研创造产值占总产值的70%以上,科研收益占总收益的80%~90%。目前,企业配套两个下属厂,其中一个生产各种水处理标准和非标设备及设备衬胶;另一个生产水处理专用4大类离子交换树脂及专用水处理药剂。我们还专门设置了一支160人的安装、调试队伍,可同时实施30~40个独立工程。围绕各种补给水处理工程、各种工业污水工程,我所现已形成科研、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培训、市场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社会化的水处理专业实体,开发和实施各种新水处理技术已达几十项,年产值已达3亿元,而且正以20%~30%的速度逐年增长。
      
   
  审慎应对 柳暗花明
      
   

  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整个实体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不少企业深受其害,贵所的境遇如何?
   

  黄华耀: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实体经济,当然对我们也是有冲击的。由于不少用户被迫停产、减产,只能暂时搁置水处理项目,即便有的用户已签下订购合同,也只能中断执行或延期执行。面对困难形势,我们冷静思考,学习国家有关文件,吃透工业发展思路。发现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就是发挥技术优势,提前一步研究适用技术,迎合企业在困境下的需求。具体来讲,就是开发既省钱,治污效果又好的节能减排技术。
   

  由于思路明确,方向对头,适应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要求,也适应用户需求,我所几项技术被列入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氮肥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中,受到企业的欢迎。可以说,不好的经济形势反而成就了我所的大发展,企业产值、利润不但没降,反而上升20%~40%。我们在逆境下迎来了辉煌,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问:这些技术在逆境下仍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原因何在?
   

  黄华耀:因为我所推出的技术均迎合企业的实际需求,目标准,效果好,用户看得见,摸得着。例如,我所的“浅除盐技术”被国家工信部列入氮肥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大庆石化公司采用我所“浅除盐技术”处理废水后,可全部回收废水中的酸和碱,还得到优质的浅除盐水,可代替一次水供应循环冷却系统,一年可节省数十万元,节水120万吨。因循环冷却系统的补充水质好,循环水浓缩倍数由2.8倍升至5倍,一年降低污水排放百万吨以上,实现了治污又增效,获得了企业好评。这样的技改项目,上符合政策走向,下利于企业增效和环境保护,受企业欢迎就不足为奇了。
   

  又如国家工信部推介的“造气污水微涡流技术”,至今已在化肥企业上马200余台装置。因该技术处理煤气造气循环水成本低于0.02元/立方米,且可实现污水“零排放”,深受化肥企业欢迎,也被中国氮肥协会评为行业支撑技术之一。目前,该技术又被推广到焦化、钢铁行业。焦化企业也有造气循环水和脱硫循环水,利用这项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效果良好。钢铁行业的转炉、炼钢浊水处理也可采用该技术,实践证明,使用该技术后,一个中型钢厂每年可节电数百万千瓦时,节水数万吨,处理成本可下降30%。
   

  再如国家工信部推广的“A/SBR短程硝化除含氨污水新工艺”,已在近百家化肥厂应用,投资省,效果好,是一项既保护环境又节省费用的实用技术,现已推向化肥以外的其他行业。如某化学合成制药企业的污水是高盐、高COD、高NH3-N的“三高”污水,企业原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一套污水处理装置,建成后排水不合格,处理费用高,无法正常运行。后来利用我所的技术,出水质量达标,每年还节省处理费用2000余万元。该厂无治污之忧,放手大干,在困境下反而迎来大发展。为企业解决困难,我们也有了收益。双赢是我所一贯坚持的合作方针。
   

  从上述3个实例不难看出,我所推出技术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节能减排,二是治污增效。逆境下,企业更关注效益,真正的适用技术,企业是认可的,这也是我所发展一路光明的最好注解。
      
   
  节能减排 任重道远
      
   
  问:贵所近期是否又有新技术面世?
   

  黄华耀: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任重而道远。我国正处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是必然之路。目前,污水治理标准处在修订过程中,正从各行业共用一个通用污水排放标准,向各行业有针对性地应用专业污水排放标准过渡。因此,控制指标更严,总量排放减少,将是污水治理的必然趋势,也将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因此,具有节能减排效果,能够改善环境的新技术、新工艺会更受企业的青睐。我所也将借此机会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期,我所已推向市场的节能减排、环保友好的先进技术有不少。如饮用水源地化工企业污水达标及治理技术。我国化工企业大多建在水源丰富的江河边,而江河水又大多承载着当地饮用水源的功能。不可否认,化工生产造成水源污染的事件时有发生,规模较大的事件如东北松花江水有机物污染、太湖藻类污染、江苏盐城酚类污水污染饮用水等,人民财产损失巨大,不少化工企业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当前污水治理技术最大的难题是投资大,处理费用高,出水合格率多数只能达到90%~95%。从比例上看,虽然出水合格率与100%的差距不大,但只要有一次不格合,产生的影响就很严重。为此,我所开发了出水合格率可达到100%的生化污水处理技术。2009年底,贵州某化肥厂污水装置采用该技术进行改造,经贵州省环保厅、贵阳市环保局取样监测,达到了100%合格。
   

  又如,山东省某上市化工企业要扩产,虽地处大运河却不能取水打井,更不能引河水、排污水,企业的扩建发展面临困境。我所急企业所急,承包了企业新建项目的水处理工作,提供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到培训的一条龙服务,要达到不增加用水、不排污的要求,既满足扩建新项目用水需求,还不影响正常生产。此外,还承诺建设费用的超支部分由我所自负,工程不达标对方可不付承包费等。目前,该技改项目已投产,完全达到了设计目标。排污量由原设计的100立方米/小时降低到10立方米/小时,节水90%。此次,我所也开创了一条风险和利益双方共担的合作模式。没有金钢钻,不敢揽瓷器活。用户有多高的要求,我们就能开发出多好的技术。因此,我们的体会是,新技术其实也是市场需求逼出来的。
   

  问:下一步贵所在新技术开发上有何打算?
   

  黄华耀:纵观我国污水治理历史,可以归纳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治理COD为主。这期间主要抓各行业外排污水中COD治理。通过几年努力,COD外排大幅下降,有机物污染减轻。
   

  第二阶段是在治理COD的基础上又增加对氨氮(NH3-N)的治理。通过几年努力,水体中NH3-N污染大有改善。
   

  现在已发展到第三阶段,即增加对总氮和总磷(TN和TP)的控制。即将颁布的各行业细化后外排污水标准中已增加TN、TP两个项目的控制标准。
   

  TN、TP是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污染指标,新标准将对其严格控制,这为我所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带来了机遇。早在几年前,我所就抽调技术人员组成攻坚团队,现已完成对TN、TP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攻克。做好技术贮备,就能抓住新的发展商机。超前意识是企业的发展之本,技术永远走在前面是我所制胜的法宝,也是我所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另外,我所的尿素解析污水处理回用技术,甲醇残液回用技术,脱硫污水闭路技术,硝铵、硝盐、硝酸污水处理回用技术,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及焦化污水COD、NH3-N出水满足一级外排污水技术等也正在推广过程中。
   

  黄华耀
      
      技术先进,超前研发,诚信服务,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面对逆境,企业就得严格要求自己,不成熟或虚假技术就再也没有进入市场的通道。
   

  用户有多高的要求,我们就能开发出多好的技术。因此,我们的体会是,新技术其实也是市场需求逼出来的。
      

关键字:减排降耗
相关推荐

鄂尔多斯氢能发展好戏连台

随着“双碳”时间点临近,减排降耗、节能增效力度只会有增无减。而以煤炭为经济基础的鄂尔多斯市在日益趋严的“双碳双控”政策下,实现能源和产业转型发展更是迫在眉睫。

2022-07-12     中国化工报

安徽六国解决车间粉尘问题

  近日,在安徽六国化工公司复合肥车间原料库内,施工人员修建地坑皮带操作平台,推进原料地坑斗提输送技改的实施,以实现原料输送自动化,推动减排降耗增效,改善原料库现场环境。

2019-12-13     中国化工报

汽车如何轻量化 高性能纤维是关键

  如何实现轻量化?与会专家表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至今为止综合性能最好、能在工程上应用的轻量化材料。包括碳纤维在内的高性能纤维不仅可以用在汽车等运输工具的减排降耗,还可以提高机械运动精度,帮助海洋化...

2016-05-04     经济日报

中石化开发新技术推进节能环保

    中化新网讯 目前,中石化正积极开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努力依靠科技节能降耗。中石化今年的“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大都以推进节能环保、减排降耗为核心内容,优化工艺流程,节能减排,科...

2011-09-15     中国化工报

电荒推动纯碱价格一路上涨

  中化新网讯 纯碱行业过剩特征明显,但即便在过剩格局中,去年节能减排降耗要求引发的拉闸限电效应,仍然导致纯碱价格经历了急涨急跌,价格上涨的原因来自于纯碱企业开工率的降低,产品供应量的直接缩减。 ...

2011-05-27     上海证券报

开磷成功开发磷酸减排扩产工艺

  中化新网讯  贵州开磷集团近日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20万吨/年磷酸二铵工程建设中,通过自主创新成功开发了磷酸系统减排降耗扩产新工艺。  新工艺解决了磷酸系统生产污水排放量大、能耗高、磷酸过滤洗涤...

2011-03-0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