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产业缩影——纯碱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述评之一

编者按 本报近期刊发的智库研报《中国纯碱跨入天然碱新时代》,引发业界高度关注。为更全面地剖析纯碱这一基础化工产业如何转型升级、老产业如何迸发新活力的重大问题,助力纯碱行业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迈向纯碱强国,本报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再次策划重大深度观察报道。即日起,将刊发《纯碱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述评》系列文章,探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纯碱行业企业如何顺应变革、自我革新、加快转型。欢迎业界踊跃投稿发表关于推进纯碱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变化,是时代前行的永恒旋律;不变,则是相对且阶段性的驻足。哪怕像“三酸两碱”这类历经百年发展演变、在当今产业图谱中传统至极的基础行业,亦从未停下深刻裂变、迭代升级的变革步履。世界跨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来临之际,中国纯碱工业春潮涌动,往昔天然碱资源匮乏,今朝储量惊世,内蒙古阿拉善、通辽,以及新疆塔里木盆地相继发现大型天然碱矿,点亮了纯碱工业新的曙光,预示着中国纯碱工业向绿色低碳发展的历史机遇突现。随着天然碱纯碱工业的强势崛起,为共和国化学工业作出巨大贡献、具有百年深厚底蕴、化学法制碱一枝独秀的中国纯碱工业,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革与重塑,从而成为时代巨变大潮中的产业缩影。

  纯碱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开端,从化学制碱法起步,从“洋碱”一统天下,到国货自立自强,中国跃升为世界产能、产量最大的纯碱生产国,我们历经了百年的艰难探索。

  回首纯碱工业的发展征途,其奋斗历程凝练了实业报国、创新争先、国际合作等中华民族精神内核,在民族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

  上世纪初,华夏大地积贫积弱,“洋碱”充斥百姓生活,关键生产技术被索尔维公司垄断。爱国实业家范旭东挺身而出,于1917年筹办永利制碱公司,选址天津塘沽。刚获美国博士学位的侯德榜应范旭东感召,于1921年归国,担任总技师。他们突破索尔维法(氨碱法)封锁,掌握化学法制碱精髓,建成亚洲首座纯碱厂。1924年8月永利碱厂投产,1926年8月“红三角”纯碱斩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自此,中国不能生产纯碱的历史宣告终结,中国纯碱自主生产的大幕就此拉开,范旭东与侯德榜作为中国纯碱工业的先驱,永远为后人所铭记,青史留名。

  此后,抗战烽火突起,为将民族工业的一点骨血和薪火保存下来,永利碱厂被迫西迁四川五通桥。可是当地深井中盐卤浓度低,造成原盐生产成本很高、价格昂贵,食盐利用率仅70%,制碱的成本太高,索尔维法制碱难以为继,外购察安法专利又受挫。侯德榜毅然决定自主探索。1939年春,他在香港设立实验室,深入研究了公开的察安法专利说明材料,规划了新法制碱实验流程。经过500多次循环试验、2000多个样品分析,新的工艺流程终于在1940年完成,这就是彪炳史册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新工艺使得食盐利用率达到98%,食盐中的氯不再生成无用的氯化钙,而是制成农业用的氮肥氯化铵。而且,制碱与合成氨的联合,简化了生产流程,解决了废液废渣排放,增加了化肥品种,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了投入产出等综合指标。

  至此,中国纯碱技术比肩全球前沿,纯碱也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第一个与世界技术同步甚至创新领先的基础工业门类。侯德榜随后将专利技术公之于众,使联碱法技术成为普惠世界、普罗大众的公共创新成果,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福祉。也是依托自主研发的制碱技术,中国随后数十年间建立了庞大的联碱和氨碱产能。截至目前,全国纯碱总产能已达到3970万吨/年,多年稳居世界首位。

  氨碱和联碱法制碱技术各有千秋。氨碱法所用原料易得,设备简单,而且是以液相和气相作业过程为主,适于大规模连续生产。其缺点是原料盐利用率低(以钠计最多为75%);每产1吨碱需要排放8~10吨废渣、废液,排放1.13吨二氧化碳,污染环境。而联碱法很好地规避了氨碱法的短板,是世界制碱工业的重大技术革新。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土壤板结、土壤酸化盐碱化、土壤失活等生态问题的凸显,氯化铵作为氮肥因其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和对某些作物的生长抑制作用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对大量副产氯化铵的联碱法也带来了巨大冲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颠覆性的天然碱法横空出世。中国的天然碱开发始于上世纪70年代,依托为数不多的几个天然碱矿,天然碱制纯碱产业初成,且技术迅速赶超美国。后依托亚洲第一碱矿河南桐柏碱矿,掌握天然碱开发技术的内蒙古博源集团分阶段建成了150万吨/年纯碱、85万吨/年小苏打生产线,打造了闻名遐迩的“中国天然碱之都”。随着内蒙古阿拉善超10亿吨特大型天然碱矿的发现,中国具备了建设千万吨级纯碱基地的条件。内蒙古博源集团依托雄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建设全球产能规模最大的天然碱纯碱项目。其中,一期工程总产能为500万吨/年纯碱、40万吨/年小苏打,现已全部建成投产;二期工程产能为280万吨/年纯碱、40万吨/年小苏打,将于2025年全部建成。加上河南现有的天然碱纯碱产能,我国代表纯碱新质生产力的天然碱法制纯碱产能已逾千万吨。以此为标志,中国纯碱工业以天然碱为主导的新时代启幕。

  不同于氨碱、联碱等化学合成制碱法,天然碱制纯碱属于物理提纯法工艺,从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碱矿中提取纯碱,产品天然绿色、品质很高,而且生产过程绿色环保,实现零排放。天然碱法在国际上早已成为制碱的主流工艺。如世界上老牌纯碱生产和出口大国美国,在发现天然碱矿并实现开发加工纯碱后,9家氨碱企业短时间内全部退出。日本也关闭了全部5家氨碱法纯碱企业,改由从美国进口纯碱。目前,随着土耳其天然碱矿的开发,氨碱法的发源地欧洲也陆续淘汰氨碱产能,转而进口土耳其的天然碱纯碱。而中国因为一直受制天然碱矿资源储量限制,迫不得已以化学法制碱为主导。但随着内蒙古阿拉善天然碱资源的发现和大规模开发,以及内蒙古通辽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又相继发现世界级的天然碱矿,天然碱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时机已经成熟,中国纯碱工业这场“百年变局”正澎湃激荡,奔涌向前。


相关推荐

聚碳酸酯行业破局“内卷”剑指高端

  8月12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2025聚碳酸酯行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理事长何盛宝表示,当前聚碳酸酯(PC)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要通过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发展,破局“内卷...

2025-08-13     中国化工报

商务部:对加拿大、日本产卤化丁基橡胶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8月12日,商务部发布初裁公告,决定对原产于加拿大、日本的进口卤化丁基橡胶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终止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被调查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根据公告,自2025年8月14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

2025-08-12     中化新网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为落实中美经贸会谈共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自2025年8月...

2025-08-12     财政部网站

石化央企驰援甘肃榆中山洪灾区

  8月7日以来,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截至8月9日12时,灾害造成13人遇难、30人失联,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灾害发生后,石化央企迅速集结,紧急投入抗洪救灾主战场。  ....

2025-08-12     中国化工报

宁夏石嘴山市投资促进局到华昌集团调研

8月9日,宁夏石嘴山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勤龙率考察团莅临华昌集团,就化工产业发展、项目合作等事宜展开交流与考察。  华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光耀陪同考察团参观了华昌集团展厅并介绍集....

2025-08-12     中化新网

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美国将继续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从价关税的实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同时保留按该...

2025-08-12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