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国家级经开区和国家级综保区两块‘金字招牌’,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放大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品牌影响力,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提升了跨国公司在松江投资的信心,让本土企业在松江发展更‘舒心’‘安心’。”近日,在松江经开区召开的高质量发展企业座谈会上,松江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交出靓丽发展“答卷”
据松江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30多年的发展,松江经开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现代装备、食品饮料和新材料四大传统产业,以及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四大战新产业为主导的“4+4+X”产业格局,构建出以高端、高质、高新为特色的创新引领和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澎湃浪潮中,松江经开区作为松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始终紧盯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与高手较量、同强者赛跑,以做强先进制造业实体经济基本盘,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在233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松江经开区位居全国第16、上海第2;在150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中,松江综保区位居全国第18、上海第2,这是松江经开区交出的2024年发展成绩单。
科创底色愈加鲜明
在松江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松江经开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厚培创新生态沃土,持续完善产业和创新生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爆发力强的高增长企业。
据了解,2024年,松江经开区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08家,市、区两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47家;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10家企业获评国家、市、区级以上智能工厂,5家企业获评区级以上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同时,松江经开区8家企业入选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创新主体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
上海新阳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扎根松江经开区的本土企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从“跟跑者变成局部领跑者”,甚至部分领域已进入“无人区”。
在松江经开区,像新阳半导体公司这样的成功案例很多,比如,正泰电气的新型智能低碳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荣获2024年度绿色技术创新典型案例奖;2024年,复宏汉霖松江基地生产的汉曲优首次发往美国;嘉强(上海)智能科技股份公司生产的激光加工头销量达25万个,居全球同行之首。
科创生态持续优化
据松江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上海松江区,各类创新要素纷至沓来、聚拢而至,众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转化落地。比如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等重大研发平台,既向基础性研究领域开展前沿技术攻关,也“揭榜”企业研发需求,在推进“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上尽展其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松江的上海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是上海市首批15个创新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之一,在低碳高端化材料智造、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及碳循环、氢储运以及化学储能等低碳领域突破和积累了一批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核心技术和成果,累计申请专利104项,授权47项,打造从研发到产业化的一体化服务平台。
据介绍,低碳平台除了开展引领性的科技攻关,也让技术从“抽屉”走向市场,其中氢甲酰化、无机材料技术已经进入市场化运用,并先后孵化睿碳能源、高潞空气、岚泽能源3家亿元级科技企业。
松江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奋力一跳,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集聚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先行区。
4月19日,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东营河口化工产业园、文登化工产业园、沂源化工产业园、嘉祥化工产业园和寿光侯镇化工产业园5家化工园区扩区。 东营河口化工产业园扩区后面积为13.1023平方公里,共....
4月11日,在衢州三源汇能电子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新生产车间,工人们紧张忙碌地在新上线的全自动化喷塑流水线上赶制产品订单,其中超9成产品出口至中亚、中东、东南亚、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日,常州市财政局坚持政策引领、资金扶持、金融服务“三管齐下”,加速推动近零碳园区示范建设,着力培育“两新”绿色低碳实践应用场景和示范标杆。
近日,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在盘锦组织召开全省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一园一策一图”工作推进会议暨2025年全省环境应急管理岗位业务培训会议。
近日,在盘锦召开的辽宁省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推进会暨环境应急管理培训会议上,沈阳市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单位,在会议上交流了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