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3月27~29日,以“海洋环境腐蚀防腐技术与控制管理”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海油腐蚀防护高层论坛在江苏常州举行。来自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北京科技大学、常州大学等20多家单位的160余位专家,聚焦海上设备设施内外腐蚀和腐蚀管理等专业领域,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会议认为,海洋环境下的设备设施内外腐蚀防护是海洋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要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加强先进防腐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
深水装备是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利器,特别是2021年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的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海油工程设计院水下所材料与防腐设计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张国庆介绍,深水特殊环境和恶劣条件对水下生产系统的防腐设计及施工提出极高挑战。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服役要求,使得深水水下生产系统的维护成本极高。针对深水气田开发面临的腐蚀问题,相关单位可以从深水阴极保护设计关键技术、深水防腐涂层系统设计关键技术、深水材料评估技术等方面给出解决方案。
海底管线是海洋油气资源的主要输送方式,海管内腐蚀环境复杂多样,腐蚀速率普遍高于陆地油气管道。会上,中石化西北油田防腐专家张志宏、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赵璐、中海石油技术检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曲杰等专家对内腐蚀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海管内腐蚀问题,目前有效的管控手段包括内腐蚀监测、药剂、通球、内检测等。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副总经理倪斌表示,2017年以来,中国海油腐蚀防护高层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提出了许多解决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中国海油将紧密结合腐蚀防护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逐步打造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腐蚀防护管理与技术体系,聚焦海洋油气腐蚀防护痛点问题,坚持自主研发与资源整合相结合,不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通过加强腐蚀防护人才梯队建设、持续推进数智化转型,全面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保障国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杨指出,常州涂料院将立足海油、面向行业,以海洋石油工业防腐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为支撑,持续加大科研攻关,提升腐蚀防护上下游的协同能力,分层次、分步骤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模式,不断贡献腐蚀防护一体化服务价值。
论坛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部、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常州涂料院、海洋石油工业腐蚀防护重点实验室、中海油油气田腐蚀防护中心承办。
近日,由大连重工装备集团自主研制的国产化首台套45万吨/年聚丙烯混炼挤压造粒机组,在大橡塑营城子基地顺利完成出厂验收,即将发运交付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
8月8日,由张家港市化工行业协会主办、张家港市庆臻流体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协办的首期张家港市化工行业机械密封专题培训在华昌化工落幕,来自张家港市近30家化工企业的150余名技术骨干与管理人员参与培训。
多年来,锅炉结垢严重影响锅炉传热效果,锅炉壁温升高,金属许用应力值下降,极易引起金属变形,导致锅炉爆管、鼓包。锅炉成了时不时就需要维修的“瓷娃娃”,使用单位不仅面临价格不菲的维修费用,还要面对因停产带...
近日,陕西嘉和工业设备有限公司(简称“陕西嘉和”)成功为内蒙古某大型煤化工企业完成甲醇气化装置关键设备的紧急抢修任务,有效化解了装置停机的重大风险。
8月6日,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简称“催化剂公司”)天津新材料生产基地200吨/年球形聚丙烯催化剂及500吨/年球形载体装置2条生产线均实现一次开车成功,首批产品各项指标检测合格。该装置的成功投产进...
近日,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建工公司承建的白庙浅层储气库完成试运行,标志着经专项攻关改进的自动焊机成功适配小口径管道预制,推动工艺管线预制率突破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