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22)仅对动火作业提出了升级管理要求,对于其他特殊作业未明确升级管理的要求。标准中有两个条款提出了动火作业的升级管理要求:“5.1.1 遇节假日、公休日、夜间或其他特殊情况,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5.2.15 遇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确需动火,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标准没有明确动火作业升级管理的具体方式方法,笔者结合企业特殊作业实际情况,列出以下两种动火作业升级管理的方式供企业参考:一是办理更高级别的动火作业票;二是在原动火作业票上实现升级。
动火作业需要升级管理时,办理更高级别的动火作业票以实现升级管理,这是大部分企业采用的升级方式,也是最易被企业接受的升级方式。以二级动火为例,对于正在实施的动火作业,到了需要升级的节点(夜间、双休日、节假日等),原作业中止,待办理好一级动火作业票后作业继续。对于计划开展的作业,比如计划在夜间、双休日开展的二级动火作业,则在作业开始时就直接办理一级动火作业票,实现动火作业的升级管理。
在原动火作业票的基础上实现升级管理的方式适用于连续作业的升级管理,即对于正在实施的作业,到了升级管理的节点(夜间、双休日、节假日等),在原来的动火作业票上实现安全措施的升级及作业票审批人的升级,以实现作业的整体升级管理。以二级动火为例,某企业17:00开始某二级动火作业,即将到18:00时(企业自行规定的夜间开始时间),企业原作业申请单位增设照明等夜间作业的安全措施后,请一级动火作业票的审批人(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到作业现场对动火作业的原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对新增加的照明等夜间作业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确认后,可在原来的二级动火作业票的适当位置,填写“原安全措施、新增安全措施已检查确认符合要求,作业升为一级”等类似的意见,并签字、填写时间,动火作业即实现了升级管理,作业不需中断,可持续进行。
那么,作业升级后就应执行更高级别作业的相关要求。
动火作业升级后应执行更高级别作业票的有效期。比如二级动火作业升级一级动火作业后,则从作业升级开始时计时,作业票的有效期不再执行原来72小时而变为8小时。再比如原二级动火作业从18:00升级为一级动火作业后,则再作业8小时至第二天凌晨2:00,到动火作业票的有效期,如作业需要继续实施,则应该重新办理一张新的一级动火作业票。
关于特级动火采集作业影像,标准要求特级动火应采集全过程作业影像,对于由一级动火作业升级为特级动火作业的,从作业升级开始时,也同样需要采集作业影像。
与此同时,标准要求“遇节假日、公休日、夜间或其他特殊情况,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对于如何确定“公休日”“夜间”,企业需要在有关制度中予以清晰的明确。
一是公休日。“公休日”就是指星期六、星期日,即常说的“双休日”,在此期间,与生产有关的部门(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应急等)大部分员工离岗休息,只有个别人员值班。为满足管控作业风险的要求,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而一部分企业不执行“双休日”,执行单休(如只休息星期日),或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中某一两天休息。在此种情况下,则该企业的“公休日”不再是常规的“双休日”,则变成了企业的实际休息日,比如企业星期六正常上班,星期日休息,则星期日为该企业的“公休日”。在企业自己的“公休日”即实际的休息日内的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在常规的“公休日”而企业实际正常上班的时间内,动火作业可不需升级管理。
二是夜间。可以简单地把“夜间”理解为日落日出之间,在夜间进行动火作业升级,主要考虑夜间照明不好、作业人员夜间作业易困倦、有关管理部门除值班人员外离岗休息等因素可能会给作业安全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企业应明确“夜间”的界定范围,应首先以日落日出为主要的考虑因素。部分企业将“夜间”范围界定为第一天下午正常班下班时间(比如18:00)至第二天上午正常班上班时间(比如8:00)之间,这样的界定范围既考虑了夜间照明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管理部门人员不足等情况,比较合理。
以上动火作业升级方式、“双休日”、夜间的界定等内容,企业应在有关管理制度中作出明确要求。
“最近降雨频繁,我们要加强隐患排查工作,提升安全意识、强化应急能力,确保安全生产平稳运行。”7月18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二作业区测调班班长姚冬明在班前会上强调。进入雨季,为了提升全员用电安全
7月,吉林气温飙升,又恰逢检维修施工旺季,室外作业项目较多。在高温与工期的双重“烤”验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攀升。吉林石化推出“小喇叭预警到位、红袖标巡查到位、解暑包关怀到位”的“安全铁三角”模式,...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团体标准《危险化学品存储柜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要求》),为具有小量危险化学品存储需求的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引。
随着雨季到来,为保障安全生产,潞安化工集团寿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迅速响应,全面开展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通过提前部署、隐患排查、物资储备以及应急演练等一系列举措,为企业安全度汛筑牢防...
7月15日,应急管理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执法工贸局局长杨智慧介绍,夏季高温环境下,有限空间易产生并积聚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