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注重安全文化建设,通过“一钟三牌”这种看得见的目视管理方式,将安全理念具体化、操作规程形象化、安全要求可视化,让安全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用文化铸就安全之盾,彰显了独具特色、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特色安全文化,有效推进企业安全生产。
安全“双环钟”,全员参与增强意识
黑龙江吉地油服公司在大门外显示屏上设立安全“双环钟”,钟面是橄榄绿色,由一大一小两个圆构成,大圆标志月天数,小圆标志一年月数,红色长针直指当日,黑色短针伸在当月,三色标志分别表示“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和安全无事故”3种安全生产状态。在有效巡检、督查、考核制度体系下,根据安全生产动态表,每天都由安全部进行更新,生产一线员工每两个小时对各岗位进行一次巡检,重点检查危化品储罐区、锅炉装置、危化品装车站桥等生产重点部位和关键装置。安全“双环钟”让全员参与到了安全管理中,全员都是“安全哨兵”,隐患排查记录企业安全管理点点滴滴,并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形成预防为主的安全防御体系。安全“双环钟”天天转,营造全员讲安全良好氛围,使安全红线意识深入员工心中。
安全“文化板”,喜闻乐见入脑入心
在《吉地快报》——“安全之声”栏目里,一条条安全生产消息、安全生产小故事、安全文化理念、安全警示语,叙述的是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违章操作产生安全事故和对企业、对家庭、对个人的危害。规定了在日常生产操作中,广大员工必须做好安全细节管理,确保装置持续安全平稳运行和员工人身安全。同时,这个公司还结合生产实际,针对行业一些有代表性的安全事故案例,抓住安全管理的“短板”,从细节中表达出安全理念的灵魂,并将其编写成《安全文化手册》《企业文化手册》“安全小故事”,发到微信群。他们还把安全文化标语制做成宣传版,张贴生产一线岗位,让岗位员工看了就知道什么不应该做,助力企业安全生产。
安全“警示牌”,时刻警醒防患未然
该公司在各生产装置区的每个醒目处、关键设备、生产要害岗位的作业区都贴有画着安全警示牌,让员工在“眼睛”的监督下,时刻保持敏感和警惕之心,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除了在关键生产部位张贴“眼睛”安全警示牌外,该公司还针对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持续推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和“1+3”安全监控体系,对关键设备建立“户籍卡”、对安全隐患、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危险源(点)采取初步排查、科学评价、建档立卡等措施,将危险化学品罐区和生产区域、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以安全警示牌的形式,公开告知生产一线操作人员。
据介绍,该公司实施目视化管理一目了然,“一钟三牌”通俗易懂,既有助于广大员工安全行为的养成,也避免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旨在确保企业实现本质安全。近年来,该公司严抓细管安全,实现了12年安全生产,跻入全省“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荣获省、市“五一劳动奖状”称号。(姜银玉 张玲 王秋)
4月16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刘济源一行到晋南钢铁集团考察交流,双方围绕绿色金融、产业升级及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交流。集团总裁张天福、财务总监李玉梅等陪同考察。
记者4月18日,从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该集团公司煤化工板块的江苏晋控装备新恒盛化工有限公司40·60搬迁项目于2025年4月17日21时08分顺利打通全流程实现投料生产,并产出合格产.....
4月16日-18日,为期3天的“第24届中国国际染料暨有机颜料、纺织化学品展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揭幕。本届国际染料展规模创历届新高,吸引了来自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余家
黑龙江吉地油服公司聚焦产业优势,统筹谋划、精细管理、科学排产、赋能高效生产,牵紧优化生产的“牛鼻子”,力求实现生产平稳运行。今年首季,产品产量、质量全部达到优级品标准,排污合格率达100%,各
近日,由中化学赛鼎焦化(山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建设的内蒙古美方煤焦化有限公司2x150t/h干熄焦及其余热发电EPC总承包项目35KV变电站改造工程一次性送电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