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获悉,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坚持搞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目前杂交粳稻育种和优质水稻育种国际领先,直播水稻育种国内领先,优质春小麦和极早熟鲜食玉米育种国内先进。
据介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所亦是天津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单位、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天津试验站和天津市优质小麦工程中心依托单位。杂交粳稻品种创新及应用团队入选农业部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天津市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和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优质小麦品种创新及应用创新团队入选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自育水稻品种在天津、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推广1000万亩。“金粳818”年推广面积800万亩,是当前黄淮稻区推广面积最大的非转基因抗除草剂品种。连续三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也是京津冀地区唯一入选的粳稻品种。“津育粳22”是当前京津唐稻区主栽水稻品种,中粮集团将其作为主营品种,中化农业天津公司将津育粳22作为主栽品种进行推广应用。高端米加工示范基地先后为环渤海区域100多家大米企业、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机构提供技术咨询、品质检测、稻米加工等服务。生产的留胚米、GABA米填补了华北地区该种类高端米的空白,生产的金稻919高端精白米为我市高端米加工树立了样板,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基地已成为育种家服务全产业链模式(BSC)的重要平台。津强系列春小麦种植面积54万亩,在冬麦生产受损情况下,以春补冬,为保障天津及周边地区夏粮生产做出重要贡献。极早熟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在天津、河南、辽宁、河北、山东、黑龙江等地示范。凭借早熟、高产、口感独特受到种植者的欢迎,是天津滨海新区“早熟鲜食玉米+”一年双季种植模式的品种基础,正成为经济薄弱村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选育的津选豆100通过天津市审定,是2016年至今天津市审定的唯一大豆品种,为天津市大豆振兴计划顺利实施提供了品种保障。
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端稳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食,下一步,农作物研究所将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工作,唯实唯先,善作善成,引导带动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先进品种和技术,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曲照贵)
7月9日,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二季度“合理化建议奖”评选揭晓,加氢三车间副主任王良龙提出并实施的“烷基化装置脱丙烷塔底热源优化改造的建议”方案在2078项建议中脱颖而出。这个用一根50米管线实现的“微...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徐铜文、特任教授汪耀明和教授李震宇团队,在氘代化学品制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团队创新性地利用双极膜实现重水高效解离,首次揭示了核量子效应导致膜层内...
6月27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主题为 “精准绿色催化与智能合成”的第十八届全国均相催化学术会议上,汇聚了国内均相催化领域学术界、出版界与产业界的顶尖专家学者。其中深耕中国市场40余年的全球领先的学术出版...
7月8日,江西方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高纯度聚合级间苯二胺产品正式开始投放市场,并得到用户应用好评,表明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芳纶材料产业链关键环节迎来重大突破...
7月9日,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副院长、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李晋平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经十余年攻关,其团队研发出人工沸石分子筛技术。这一技术实现了易散逸、难捕获甲烷的有效富集提浓,并将其转化为可...
近日,贵州磷化集团磷美新材料公司技术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薄层修补新材料,仅用2小时40分钟便完成哈尔滨国际机场滑行道修复工程,高效的施工和新材料的应用,使得机场跑道在不停止使用的同时就完成了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