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初冬的淮安工业园区处处涌动着产业发展的热潮。吃改革饭、打创新牌。2024年,淮安工业园区立足项目主战场、产业最前沿,以先行先试的主动、敢破敢立的决心,以系统观念整体谋划、全面推进体制机制、人事薪酬、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领域改革,以改革之力全面激活园区跨越赶超新动能。
“去行政化”改革是淮安工业园区刀刃向内深化改革的关键一招。今年以来,该园区按照“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转、专业化服务”的目标,全面推行“党工委(管委会)+集团公司”管理运营体制;明确党工委、管委会主要承担落实发展规划、协调服务企业、促进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职能;集团公司作为市场化运营主体,负责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厘清职责边界后,淮安工业园区用好解构与重构“两种手段”,以“大部制”“扁平化”为标准,原16个行政事业单位合并成10个。针对招商这一重点工作,园区组建专业招商公司,设置8个专业招商部,实现招商市场化、专业化。前三季度,园区共招引新项目49个、协议引资额384.9亿元,项目招引数量、体量、质量实现“三量齐升”。 企业是园区发展的“顶梁柱”,为更好服务企业,园区实体化运行政务服务中心,通过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不断实现审批速度新突破,让“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
改变“国企机关化”是淮安工业园区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目标。一年来,该园区聚焦“四个10%”改革目标思路,强力推进国资国企全面深化改革。
淮安工业园区聚焦国企管理层级多等问题,通过进一步调减部门机构、压减管理层级、缩减业务布局,强力推进国企部门整合、力量聚合、业务融合。园区通过推行“大部制”改革,实现90%人员到经济部门和经营一线岗位,国企保障人员降至10%;竞争上岗一批、落聘待岗一批,实现人员总数精简10%。
淮安工业园区坚持以绩定薪、以绩取酬,降低基础年薪标准,推动薪资总额减少10%。创新实行“基础+绩效”的差异化薪酬制度,基础年薪占40%,绩效年薪占60%,将员工考核分为ABCD四个等次,切实拉开国企人员收入差距,让“开拓进取、实干实效”成为干事创业主旋律。
此外,淮安工业园区还聚焦部分国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给国有公司及其下属业务子公司定任务、定目标、定业绩,分类设定“基本线、增长线、突破线”三级考核指标,并制定差异化考核体系,倒逼国企摆脱“国有”依赖,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找出路”“拓市场”。
改革无止境,发展在路上。“我们将以‘做永远的开拓先锋’攻坚姿态,坚定信心决心、锐意改革攻坚,为淮安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义’作出园区新的更大贡献。”淮安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崔步银说。
工地上,车辆来回穿梭;厂房里,机器轰鸣不停……在跑赢“上半场”的关键节点,淮安工业园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全面吹响冲锋号角,在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优化环境3方面奋勇争先,掀起...
近年来,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辽滨经开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狠抓营商环境“1号工程”,构建服务新范式、打造投资优选地、提升民生幸福度,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近日,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全面改造的污水暂存池焕然一新,1250米围堰及地沟经过环氧树脂防腐处理,犹如披上了一层防渗“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