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市客厅”——江苏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保护观察

  盛夏时节,江风习习。徜徉在江苏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区的江堤步道上,目之所及,皆是翠绿。“山畔嬉江水、江上揽五山”的盛景,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栈道守候,傍晚时分经常看到江豚逐浪。”南通本地的一位摄影爱好者说,江岸美景一年四季各有千秋,春天百花齐放香气怡人,夏季树荫照水绿意盎然,金秋芦苇摇曳宛若仙境,冬日候鸟归来蹁跹起舞。

1.jpg

游人在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区观江栈道游览(2020年1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季春鹏 摄

  南通市五山及沿江地区,是指主城区南部临江而立的狼山、军山、剑山、黄泥山、马鞍山以及周边长江岸线腹地,沿江岸线约14公里,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该区域是长江南通市区段的黄金岸线,是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域,也是“沿江产业腹地”。

2.jpg

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区景色(2020年11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季春鹏 摄

  虽有山有水,但五山及沿江地区几年前却是“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由于历史原因,以往南通沿江岸线港口产业单一、效能偏低,“化工围江”,江风一吹,黄尘漫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指出南通市港口码头污染问题。南通痛定思痛,铁腕治污,全面实施生态修复保护工程,五山及沿江地区先后开展20多个专项整治行动,关停“散乱污”企业203家,清理“小杂船”162条(户),拆除河道周边违建6.5万平方米,腾退修复岸线12公里。

3.jpg

江苏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区景色(2020年11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季春鹏 摄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炜说,产业退、港口移,城市进、生态保,“进退”之间,打造“面向长江、鸟语花香”的“城市客厅”。江岸“绿色蜕变”背后,是当地坚决贯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心和行动。

  为做好“精致化提升”“精细化管养”两篇文章,南通引入网格化治理,实施重要节点、特色景观大道提升工程,推动水环境调度常态化、水面保洁专业化,确保五山及沿江地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

  站在五山制高点俯瞰,新增的6平方公里森林已披上绿装,目前,五山及沿江地区20大类200多个生态修复项目顺利完成,实现从“临江”到“滨江”,从“锈带”到“秀带”的逆生长。

4.jpg

南通狼山及附近江景(2020年11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2018年,南通获批国家森林城市,2019年成功举办“中国森林旅游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的“城市绿核”效应正逐步显现。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发展模式助力当地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之路。

  “江苏将以更实举措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高水平保护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察综合处处长荣伟伟说。

  青山颔首,大江作证。曾经的发展窘境一去不返,城市品质和生态效益“双提升”正创造更多的“流连忘返”。


相关推荐

《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公开征求意见

5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就《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态势良好、行业需求旺盛,但存在中试管控要求不一致、中试成果....

2025-05-28     中化新网

我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44.07%

第十四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5.37%;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44.07%,人口规模达4.4亿,为国家创新发展进一步夯实劳动力基础。  ...

2025-05-28     新华网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生态环境部回应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热点问题

  广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法典草案有何亮点?未来法典颁布后对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有何影响?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27日对此进行了回应。  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2025-05-28     新华网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现场扫描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10个论坛27日在深圳举行。来自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行业人士等汇聚于此,共同探讨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

2025-05-28     新华网

一体推进学查改,聚焦服务转作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推动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党支部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中,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通过多维度发力,构建起“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协会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坚持常态推进,筑牢思想....

2025-05-27     中化新网

塑造以质取胜的竞争新标杆

  当前,在国际经贸格局与产业分工体系重塑背景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党的二十届...

2025-05-27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