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4月28日,2025石化产业发展大会能源“3060”展望论坛在京举行。与会专家指出,“十五五”规划期间,我国将继续引领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化石能源定位将转向化工原料,新能源、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绿色技术也有望取得长远发展。
“‘十五五’期间,中国将继续保持引领者角色,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大规模部署。”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石油集团油气市场模拟与价格预测重点实验室主任戴家权指出,我国坚持“先立后破”,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预计2035年一次能源需求将达70亿吨标煤峰值,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将升至78%,助力“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潇潇表示,当前,全球气候目标与行动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为达成气候目标,新能源发展需进一步提速。她特别提到,氢能作为一种优质的能源、资源,将在能源绿色低碳、安全有序转型中发挥战略作用,历经示范发展、加速推广、多元应用三个阶段,氢能将在2060年达到8600万吨产业规模,并呈现多元应用格局。
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碳中和研究所所长孙海萍认为,海洋油气资源已成为国内石油增储上产的主力军。同时,海洋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如海上风电,预计2060年装机总量将超过3.5亿千瓦,发电量将超过1.1万亿千瓦时,成为中国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源管道是石化行业的“大动脉”。国家管网集团研究总院院长、油气储运学会常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张对红谈到,我国能源管道建设已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一张网”基本形成,预计2040年前后,油气管网总里程将达30万千米以上。未来,能源输送管道将通过新质生产力重构发展范式,从传统输送通道向新型能源体系进化,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关键支撑与创新动能。
“炼油行业正从传统燃油生产向化工原料生产转型。”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院长李明丰指出,当前炼油行业面临产能封顶、燃油需求达峰以及产品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原油加工量将于2060年降至3亿吨,主要用于生产化学品及材料。催化裂化作为炼油行业的重要工艺,将聚焦重质原料处理,以满足化工原料需求。
CCUS技术被视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原副总经理钟太贤介绍说,我国在CCUS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已取得显著进展,未来我国CCUS技术将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形成畅通、高效、绿色的产业链。预计到2060年,我国将实现碳埋存量30亿吨,支撑国家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玉营指出,当前煤化工行业面临结构性供需矛盾、价格内卷以及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对此,企业应及时转变观念,从“用好煤”向“用好碳”转变,提前布局绿色碳源和耦合技术,以应对未来的碳中和挑战。同时,还需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共同推动煤化工行业转型升级。
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21日联合发布《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着重发挥监管、货币、财税、产业等各....
中化新网讯 5月20日,由大连市政府主办,大连市商务局承办的“投资大连”合作对接会举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阿联酋、新加坡的50多个商协会、重点企业的80余名嘉宾参会。 大连市副市长冷雪峰表示...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5月21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履约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2024年向禁化武组织宣布企业1568家,顺利通....
5月20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
5月16日,《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工会与北京化工大学工会联合组织“寻根工运圣地赓续百年初心”参观学习活动,来自两单位的约70名工会代表、党员代表及青年代表共同参观长辛店二七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