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和“两高”受限背景下的煤化工产业(下)
煤炭具有天然的高碳属性,对煤化工行业来说,若想在“双碳”战略和“两高”受限背景下有所作为,就要坚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向,强化产业政策引领和技术服务支撑。一方面坚持科技创新,研究清洁环保技术,加快碳捕集与碳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拓展,提高煤炭转化水平,实现CO₂的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要延展链条,通过与其他行业的耦合联产,开发煤基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提高产品附加值,让现代煤化工行业尽快走出一条有别于石油化工的集约化、清洁化、高端化、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为此,笔者提出四条建议:
一是加强产业政策引导,科学有序推进“双碳”战略。政府有关部门已着手进一步细致分析煤炭的基础原料属性,在能源消耗问题上将原料煤与燃料煤进行区别对待,引导现代煤化工企业尽快淘汰落后产能,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效,大幅减少CO₂排放。还要引导企业积极开发高端化、高附加值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新建项目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要加大对“分质分级、能化结合、集成联产”这一新型煤炭利用方式的支持力度,鼓励煤—化—电—热一体化发展,加强各系统耦合集成,推进煤化工与发电产业间的耦合发展,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降低生产成本、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二是加强产业技术攻关,为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集聚行业合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攻关,推进现代煤化工与传统产业及清洁能源耦合。通过调整现有关键产碳工艺、实施低碳原料补充等方式探索工艺过程降碳新途径。积极开展CCUS研究,加快碳捕集与碳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拓展,实现CO₂的资源化利用。大力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利用,积极实施绿电与绿氢、绿氧转换,以及氨醇等基础化学品作为储能介质的产业发展,以技术进步与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能源资源的完全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三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打造一批碳减排示范工程。加快石化、煤化工等行业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深入推进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并配套相应的末端治理措施,协助企业达到或优于国家节能环保要求。制定出台高效煤粉、高效煤粉锅炉产品标准,争取尽快上升为行业或国家标准。探索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和碳捕集、封存、综合利用工程试点示范,打造一批碳减排示范工程。
四是强化产业技术服务,构建完善的煤炭清洁利用服务体系。完善财税支持体系,利用税收和补贴刺激引导企业清洁利用煤炭,对具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奖励。强化金融支持体系,给予示范性煤炭清洁项目贷款贴息,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煤炭清洁利用项目的信贷支持。鼓励建立企业、高校和相关机构协同的产学研平台,加快相关技术推广应用。
5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就《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态势良好、行业需求旺盛,但存在中试管控要求不一致、中试成果....
第十四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5.37%;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44.07%,人口规模达4.4亿,为国家创新发展进一步夯实劳动力基础。 ...
广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法典草案有何亮点?未来法典颁布后对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有何影响?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27日对此进行了回应。 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10个论坛27日在深圳举行。来自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行业人士等汇聚于此,共同探讨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党支部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中,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通过多维度发力,构建起“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协会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坚持常态推进,筑牢思想....
当前,在国际经贸格局与产业分工体系重塑背景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