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危机是全球关注的大事,对于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美国更是如此。近来,中美两国从官方到民间,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不断。笔者认为,中美能源合作对两国能化企业有积极意义。
近期,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合作领域已逐渐形成共同目标。尤其是2023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宣布决定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建设。两国承诺,现在起到2030年,将在2020年水平基础上加快各自的可再生能源部署,尽快替代煤油气发电。在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领域,中美两国表示,将在未来向联合国提交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制定纳入甲烷减排行动或目标。
对于中美两国的能化企业来说,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油气贸易及新能源方面有不少合作机会。在《阳光之乡声明》中,中美两国宣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增至3倍,中美各自推进至少5个工业和能源领域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大规模合作项目。美国关注这些技术的原因在于,美国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倾向于加大对CCUS、储能、能效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应用部署力度,这正可作为中国能源企业的重要合作对象。目前,两国企业都在对此进行探索,互有优势。双方企业的合作有助于各方互通有无,提升技术发展速度。
此外,未来中美油气贸易更具互补性。近年来,美国积极填补欧洲能源市场缺口,认识到其油气行业具备塑造地缘格局的战略价值,寻求利用全球油气市场重构的机会,扩大油气生产出口规模,提升在全球能源市场的份额,强化在国际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和美国同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在维护全球油气市场稳定方面拥有共同利益,美国将中国视为扩大油气出口规模的重要市场,双方在油气贸易方面有合作空间,而这也进一步加强了中美两国能企的合作机会。
从计算中使用的微处理器和半导体芯片的生产,到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中采用的包装解决方案、黏合剂、涂料、显示材料和阻燃剂,特种化学品在多个领域支撑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AI)的进步。
近日,据英国《星期日邮报》报道,英国几大投资银行正积极撮合英国石油(BP)与壳牌的合并,试图打造一个市值近3000亿美元的“英国国家能源航母”。但是,目前尚未有来自BP和壳牌本身的官方确认信息,但合并...
为了将丰富的石油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埃及正积极推进一系列发展计划。该国计划投资70亿美元建设一个全新的石化综合体,并开发其他石油和天然气项目,以重振其能源工业。
近日,英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规划许可标准和授予可再生能源项目许可的建议,旨在加快清洁能源的推广进程。英国政府将在3月21日前就相关建议公开征求意见,内容包括为投资者提供更大确定性、为消费者提供更优惠...
3月7日,墨西哥总统克劳迪亚·辛鲍姆宣布,计划提升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墨国油)在该国石油石化行业的重要性,并提出石化产品供应自给自足计划,旨在扩大石化产品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