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受化学工业出版社委托,承担了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国科技之魂》丛书之《化工泰斗 侯德榜》分册采写任务后,追随侯德榜的足迹走了半个中国,一年多来写下了30多篇随笔,完成了20多万字的书稿。随着对侯德榜了解认知的深入,便成了侯德榜追星一族。
此前,常听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一穷二白。如果从科技角度来讲缺乏严谨,侯德榜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研发的侯氏制碱法,不仅突破了垄断世界70年之久的索尔维制碱法,而且优于索尔维制碱法,勇立世界纯碱工业潮头,得到世界公认,侯德榜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全世界十二个荣席有其一,属亚洲两席之一。足以说明中国的侯德榜在科研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今年春节期间,又有一个中国人震惊了世界,未来可能会改变世界诸多领域的格局,这个人就是梁文峰。他专注于AI大模型的研究和开发。DeepSeek以其创新的模型架构和高性价比迅速引发世界震惊。
经过粗略学习研究之后,不禁让我将侯德榜与梁文峰进行了联想。这两位杰出人物,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从事着不同的领域,但他们身上都有着相似的底色、禀赋、格局与气质。
一、出身与成长:五线城市的奋斗起点
侯德榜出生于福建闽侯的一个普通农家。闽侯地处闽江下游,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在当时属于相对偏远的地区。侯德榜的童年充满了艰辛,但他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在姑姑的资助下,他进入福州英华书院学习。尽管条件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勤奋好学的态度,这种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他曾经在清华学堂创造了十门功课考1000分的传奇。
梁文峰则出生于1985年的广东省湛江市。湛江作为五线城市,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但梁文峰凭借自己的努力,在17岁时考入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并在2007年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他们的成长经历表明,无论出身何处,只要心怀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二、技术创新:突破与引领
侯德榜在制碱领域的技术创新堪称传奇。20世纪初,制碱技术被西方垄断,中国的纯碱工业几乎一片空白。侯德榜在民族实业家范旭东的引领下毅然投身于制碱事业,决心打破这种垄断局面。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探索,他成功揭开了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1941年,侯德榜创造了“侯氏制碱法”,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盐的利用率,还将制碱过程中的废物转化为化肥,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
梁文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同样令人瞩目。2023年,他创立了深度求索(DeepSeek),专注于AI大模型的研究和开发。他提出的MLA架构和DeepSeek-V3模型,以极低的训练成本和高效的性能,被誉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甚至超越了世界顶尖的闭源模型。这种创新精神不仅推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也激励了更多年轻人投身于科技创新。
三、无私奉献:技术公开与共享
侯德榜的无私奉献精神令人敬佩。1933年,他将索尔维制碱法的全部工艺公之于世,出版了《纯碱制造》一书。这一举动不仅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还为世界化工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侯德榜一生共撰写出版了10部科技著作和70多篇论文,超过250万字。这些成果不仅传播了科学技术、培养了人才,更为我国和世界科技知识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他还经常为年轻的技术人员讲课、辅导和解决问题,组织优秀的技术人才出国学习。在他的培养下,一批批技术骨干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我国化工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侯德榜深知,技术的共享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他的这种胸怀和格局,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赞誉。
梁文峰同样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尽管他的技术在商业上具有巨大的价值,但他始终关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他将DeepSeek系列模型的技术细节全部公开,甚至提供了可运行在手机端的迷你版。这一举措不仅大大降低了AI技术的门槛,让更多的开发者能够基于这些先进模型进行二次开发与创新,还促进了AI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梁文峰的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中国乃至世界的AI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精神与侯德榜不谋而合,都体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四、家国情怀: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侯德榜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的理想。他深知,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让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在抗战期间,他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前往四川建厂,因地制宜地研发出侯氏制碱法。他的努力不仅为中国化工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梁文峰则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他的量化投资技术和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力,还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成功证明了,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侯德榜与梁文峰,这两位杰出人物,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身上都有着相似的气质:出身于五线城市,重视技术创新,无私地将技术公开,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始终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的精神,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化工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学会会员、《信息早报》社原党委书记、总编辑)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GB19762-2025《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积淀与行业....
5日26日,天津大学对外宣布,该校材料与工程学院梁骥教授团队通过独特的层间氢键设计,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性能电催化剂,实现了绿色过氧化氢的高效合成,且有望实现“即产即用”。相关研究发表于期刊《自然·通...
中化新网讯5月24日,天津市第39届科技周重点活动——南开大学科技周拉开帷幕。 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勇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向参加活动的市民与学生表示欢迎,强调学校始终重视科普工作,希...
5月14日,上海石化炼油部烷基化装置现场,装置主任陶嵘指着即将安装的黑色风机叶轮说:“叶轮直径75厘米、厚度20厘米,看上去不起眼,却能抗冲刷、耐强酸。” 据介绍,此前因涉酸工况,风机K-83...
中化新网讯近日,2024年度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中榜名单公布。来自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联合揭下23个科研攻关项目。23个项目...
5月25日,辽宁省与“双一流”高校深化战略合作座谈会在沈阳召开,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阳化工大学校长许光文出席此次活动。当日下午,在辽宁省与“双一流”高校深化战略合作交流推介洽谈活动上,沈化大与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