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冒烟、变色……只需要一瓶管道疏通剂,你就可以立刻化身魔药课堂里的哈利波特。满是污垢的管道,当你倒入疏通剂后,所有污垢都会被吸入下水道中。
在购物网站、视频网站,这类管道疏通剂的广告无处不在。但当买回来使用时,你可能会发现这些疏通剂并没有视频中那么好用。
其实,这类管道疏通剂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们的“魔法”源泉都是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作为强碱,可与油脂、头发(主要成分蛋白质)等常见的下水道污垢发生反应,从而溶解这些固态堵塞物。固态氢氧化钠遇水溶解时会放热,可以促进污垢的去除。有些疏通剂中还会加入铝粉,在有水的条件下会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气,松动污垢,起到“空气炮”的效果。
除此之外,管道疏通剂一般还含有表面活性剂与次氯酸盐。表面活性剂是溶解污渍的好帮手,具有亲水亲油基团,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通常情况下,油会浮在水的表面上,无法与水融合。表面活性剂则能将油脂化成小液滴包裹起来,让附着在管道上的油脂更易溶于水,从而达到清洁管道的目的。
次氯酸盐则是消毒杀菌功能的来源。它也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之一。
除了这种化学魔法之外,还有一种看起来点满了“物理伤害”技能点的清洁剂:清洁泡沫。厂家宣传称直接把罐子压在下水口,泡沫就会迅速填满管道并把脏东西清除掉。
这种清洁泡沫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溶解剂(乙醇)和除菌剂等,正如厂商自己给这款商品的定位:洗面台排水管清洁剂。绵密的气泡可以把清洁剂送到管道的各个角落,排出一些不太顽固的污渍,同时进行杀菌。但它的溶解效果没办法和氢氧化钠相提并论。
如果你没有专门的管道疏通剂,又着急清理管道的话,随便在网上搜一搜就会发现“网红清洁组合”:白醋+小苏打。小到水垢、大到厨房重油污,这一组合似乎都能轻松应对,堪称万用自制清洁剂。
真有这么神奇吗?小苏打(碳酸氢钠)和白醋(4%~5%的乙酸溶液)都是厨房中常见的东西,一个碱性一个酸性。这时化学老师就要问了:把它们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反应呀?答案就是复分解反应。两者反应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乙酸钠:看着有气泡产生,但是完全没有清洁的效果。
它们各自出现的时候,反而有一些用处。小苏打水溶液呈碱性,热的小苏打溶液可以促进脂类分解,溶解油污,你可以用它来擦擦灶台、煮煮抹布。而白醋就像弱化版的洁厕灵,可以溶解碳酸盐类的水垢。不过想要对付陈年污渍,还是柠檬酸更好用。
日前,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省级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项目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积极引导金融资金对美丽云南建设的精准支撑,探索生态环境治理多元投入,大力发展绿色...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天津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天津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召开天津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部署推动会,全面总结前期进展情况、通报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
为有效管控氰化物生产企业生产、储存安全风险,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应急管理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氰化物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45189-2025)(以下简称《管理规范》)于近期发布,自2025....
5月13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关于举办第十一届石油和化工企业品牌故事征文比赛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即日起至7月15日,面向全行业征集具有代表性品牌建设案例,并选取宣传推广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