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累库,甲醇被动走弱

  春节过后,原本正在平稳恢复的甲醇市场却出现走弱现象。从节前2月8日的主流成交价2300元(吨价,下同)跌至2月19日的2200元,低端价格甚至跌破2000元。笔者认为,原本业内预测节后回暖的甲醇市场之所以突然走弱,主要缘于春节期间甲醇生产企业、港口、下游企业等多方累库所致,另外节日期间运输费用的波动及港口到货情况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首先,节前甲醇开工率较高,货源产多销少。据行业数据统计,节前截至2月8日甲醇综合开工率为86.56%,处于相对高位,推动春节期间甲醇企业库存累积。节后的2月18日,国内甲醇样本企业库存为61.21万吨,较节前增长21.45万吨,涨幅53.9%。并且样本企业订单待发23.58万吨,较上期减少11.87万吨,跌幅33.48%。其中,西北地区作为主产区库存增幅最大。春节期间甲醇的产多销少引发企业库存量短期大幅增长,这是节后市场被动走弱的主要原因。

  其次,短期港口库存平稳增长。截至2月18日,甲醇港口库存总量在84.54万吨,较节前增加5.54万吨。由于进口甲醇仍是国内需求的主渠道之一,因此港口库存变化直接影响国内市场。但眼下北美Koch以及Fairway已正式进入停车检修状态;伊朗地区装船总量低位,2月份装船至中国总量仅为15.80万吨。因此,甲醇港口库存近期不会大幅增长,市场有可能会先于内地企稳回暖。

  再次,节日期间下游以刚需采购为主,库存相对偏高。春节前,下游企业已实现补库计划,部分企业甚至把在途提货订单延长至2月20日,库存均处高位,节日期间基本是消耗库存,外采量不大,这也导致甲醇生产企业让价去库存心态加重。另外,贸易商的观望入市情绪对后市也造成消极影响。

  综合分析,甲醇企业库存总量虽然处于高位,但随着节后合约陆续执行、运输恢复及港口货源平稳消化,多方库存均有回落空间,一季度去库存化或能实现,甲醇总体行情企稳可期。不过个别企业短期内因库存压力出货需求强烈,对出厂价格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节后甲醇市场短期内将多空博弈,难免出现窄幅震荡整理的局面。

相关推荐

江汉油田去年油气产量创新高

2024年,江汉油田生产原油116.87万吨、天然气71.47亿立方米,分别超计划0.37万吨、0.37亿立方米,产量创历史新高。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异氰酸酯行业发展有望“百花齐放”

  曾经是跨国企业“概不外传”的异氰酸酯生产技术,在我国经过引进吸收创新已然开花结果,并造就了万华化学等领军企业。近年来,异氰酸酯领域涌现一批新入围企业,华鲁恒升、东方盛虹、新和成等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石油与化工指数继续下跌(1月6—10日)

  上周(1月6—10日),石油指数与化工指数继续下跌。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绿氨绿醇产业发展大会将召开

  为交流行业发展现状,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定于2月17—19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2025年绿氨绿醇产业发展大会。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扬子石化氯化聚乙烯产销量超14万吨

  2024年,扬子石化氯化聚乙烯系列产品产销量超14万吨,创历史新高。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晟皓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开工

  1月10日,湖北晟皓新材料有限公司电子级硅烷及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在宜昌高新区白洋园区开工建设。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