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碳市场开市十年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稳步推进。从2011年10月开始,我国就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地启动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其中,上海作为开展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碳市场成绩单非常“亮眼”:截至2023年12月29日,上海碳排放交易市场已吸引1860多家单位开户交易,现货品种累计成交量达2.4亿吨,累计成交额42.22亿元,国家自愿核证减排量(CCER)成交量稳居全国第一。纳管企业完成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创造连续10年100%履约的纪录。目前,已有378家重点排放企业被纳入上海碳市场,涉及钢铁、电力、化工、航空、水运、建筑等28个行业。

  2013年11月26日,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市,标志着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从研发阶段跨入运行操作阶段,用“经济杠杆”控制碳排放的时代正式开启。十年来,上海碳市场累计交易量和交易额呈增长态势。

  上海碳市场走过了10年历程,意义非凡。对此,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周军也感同身受。他坦言,碳市场100%履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碳市场建立初期,企业的碳排放、履约成本、配合度都是未知数。因此,上海碳市场采取了“三步走”的办法,实践表明,效果明显。

  第一阶段为2013年至2015年,重点在于普及碳市场概念。为提升企业的接受度,上海碳市场采取配额100%免费发放的方式。第二阶段为2016年至2018年,上海逐步收紧免费配额发放比例,市场整体配额盈余逐年减少,推动企业在压力下不断提高碳排放管理水平和碳资产管理意识。第三阶段即2019年至今,“缓冲期”结束,大量企业直面履约压力,上海持续优化完善碳交易相关制度,并引导企业以加大绿色转型力度的方式降低履约成本。

  据介绍,上海市目前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企业约占全市碳排放量的60%以上。从减排效果看,近10年,上海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了50%以上。同时,绿电交易得到拉动。受政策激励,2023年上海绿电交易量突破20亿千瓦时,钢铁、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出口贸易相关企业参与绿电交易的积极性最高。

  通过绿电交易,用户不仅可以获得清洁可靠的电能供应,还可享有绿电带来的环境权益和绿色属性,提升国际竞争力,因此,国外化工巨头纷纷加入。据介绍,从2022年起,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商之一的科思创在中国参与绿电交易。2023年,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有超过40%的电量来自绿电,且“自产自消”的比例正稳步攀升。新年伊始,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的光伏二期项目即将投用,年可发绿电650万千瓦时,减少数千吨碳排放。2023年,帝斯曼—芬美意在中国所有工厂绿电使用比例达到40%。该公司位于上海、江苏、无锡、长春等6处运营场地也先后签署了5年绿电交易协议,将在2024至2028年逐步实现100%绿色电力供应。


相关推荐

为全球碳市场贡献“中国方案”

气候变化作为世界性议题,越来越受关注。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正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双碳”战略,计划用历史上最短时间完成全球最大碳强度降幅。其中,碳市场成为实现“双碳”的重要政策工具。

2024-07-26     中国化工报

多地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为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近期江苏、天津、河南等地近期纷纷出台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方案,旨在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024-07-26     中国化工报

天伟化工水帽式螯合树脂塔投用

近日,新疆天业天伟化工厂水帽式螯合树脂塔顺利改造投用。该项目可有效提升盐水品质,提高离子膜使用周期。

2024-07-26     中国化工报

天津2023年碳排放履约率达100%

7月16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4-07-26     中国化工报

水性内墙涂料:准入“门槛”要提高

​“我们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哪些产品需要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涉及境外业务的生产者或销售商,申请流程有什么不同?”近日,记者在一次涂料企业聚集的活动上发现,不少水性内墙涂料企业正争先...

2024-07-26     中国化工报

煤电低碳化改造行动方案印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对存量煤电机组低碳化改造和新上煤电机组低碳化建设作出系统安排。

2024-07-1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