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开始单机调试,预计8月份正式投料试车。该项目是全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在国内首次突破60千米长距离光氧一体化技术,通过电解水工艺实现太阳能与氢能两大清洁能源的高效融合。
在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准格尔产业园的制氢厂区,项目参建单位、设备厂家以及公司技术人员对15台电解槽设备逐一进行单机调试。他们坚守在生产现场,对设施设备情况进行分析检测;在中控室,他们通过数据分析和现场监控发现调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并不断完善改进。
“目前,我们正在调试一号和二号电解槽,重点对电解槽车间的组态逻辑进行现场控制调试,预计到7月底完成15台电解槽的单机调试,到8月初进行投料试车。”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业务经理马智新说。
电解槽是整个制氢工艺最核心的关键设备。为了保障电解槽单机调试顺利进行,自今年6月初起,该公司利用1个月时间完成了循环水厂房、脱盐水厂房、空压制氮等公辅设备的单体调试。“在单机调试阶段,平均每台电解槽需要调试3天左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及时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争取为后期批量化投产奠定坚实基础。”马智新表示。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3亿元,由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满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设,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完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氢气约1万吨、氧气约8万吨。
该项目利用采煤回填区建设光伏电站,并通过高压输电线将绿电输送至制氢厂区,采用电解水工艺制造氢气,实现全流程绿色化。“光伏厂区平均年发电量为7.4亿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2.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9.4万吨、二氧化硫119吨、氮氧化物113吨。”马智新说。
近日,由长城钻探钻井二公司70185队施工的资201H2-5井顺利完钻,以钻井周期93.68天的成绩刷新区域纪录,较设计目标提速29.03%,首次实现钻井周期突破100天大关。
近日,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及旗下子公司共同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其搭载的双燃料发电机组成功并网运行。这是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在能源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的又一创新性成...
截至目前,江汉盐化工承担的北斗系统江汉油田示范区项目,已投入使用人员定位工卡500余张,基本实现四项北斗场景应用功能,相应升级油田矿区安全监管系统,配套硬件终端17种共4436台/套,形成二维矢量及影...
截至3月12日,辽河石化公司制氢装置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建设已完成总量的30%,其中,桩基施工、捕集区10台吸附塔安装、真空泵房基础、压缩机房及压缩机基础已经完工,计划9月30日项目中交。
3月10日,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英买力至三岔、轮南至上库工业园区两条天然气管道开工仪式,在喀什、阿克苏两地同时举行。设计全长为510千米的钢铁“气龙”,将从东西两路沿着天山南麓不断拓展延伸,把清洁的...
3月9日,由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油建公司承建的国家管网集团广东省天然气管网珠中江干线项目首条定向钻-涌横路西侧连片鱼塘定向钻正式开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