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包头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开工仪式在包头市举行,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出席并宣布开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丁绣峰,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锐,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傅振邦、冯树臣出席仪式。
包头煤制烯烃项目是世界首套60万吨/年煤制烯烃示范装置,建成投产13年来,始终保持安全、稳定、清洁、长周期、高效率运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本次升级示范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煤基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节能降碳,引领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生态环境部官网发布的《关于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显示,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工业园区,在现有60万吨/年煤制烯烃工程基础上扩建70万吨/年煤制烯烃工程。升级示范后,煤制甲醇的产能拟由180万吨/年增加到38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的产能由60万吨/年增加到130万吨/年。
项目主体工程主要包括粉煤加压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硫回收、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烃(MTO)、聚乙烯、聚丙烯、空分等装置。公辅工程主要包括罐区、循环水系统、火炬系统等。环保工程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回用水系统、蒸发结晶装置、废气处理装置、油气回收装置及新建厂外渣场等,并对现有工程部分公辅工程、环保工程进行改扩建或者升级改造。项目主要产品有40万吨/年聚乙烯和35万吨/年聚丙烯,副产品主要有硫磺等。
据了解,该项目产品方案设计以煤气化-甲醇-甲醇制烯烃为发展主线。原料煤先通过煤气化生产出CO和H₂为主要产品的合成气,其次通过一氧化碳变换、低温甲醇洗、甲醇合成等技术,将煤转化为甲醇,再通过甲醇制烯烃技术获得低碳烯烃,然后通过前脱丙烷后加氢的烯烃分离工艺,为下游PP、PE、MTBE/丁烯-1、C₄/C₅+综合利用装置提供原料,最后获得聚乙烯、聚丙烯等目标产品。
该项目总投资171.50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32.90亿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9.18%。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今日发布《中国城市双碳指数》第三期报告,从气候雄心、低碳状态和排放趋势三个维度对110个重点城市的“双碳”进展态势开展了系统评价。北京以突出的气候雄心...
由江西省农技中心种植业推广处主办的2025年配方肥产需对接会议于5月14日以线上视频形式召开,聚焦“三新”集成技术(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推广与配方肥供需对接,为江西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5月21日,我国首套自主研发和创新集成的智能钻井系统——长城钻探“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1.0在辽河油田页岩油施工现场雷88井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朝数字化、智能化钻井迈出关键一步。
5月2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对进口自中国的新乘用车及轻卡充气橡胶轮胎启动反倾销调查。本案被调查产品为新充气橡胶轮胎,用于小型汽车(包括旅行车和赛车)以及载重指数不超过121的公共汽车或卡车。....
在全球气候协议收紧与中国“双碳”目标叠加的背景下,ESG(环境、社会、治理)不再是一道“选答题”,而是关乎石化企业生存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