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新洋丰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拟在淮上化工园区投资建设100万吨/年新型作物专用肥项目(简称“项目”),此举标志着新洋丰在优化全国产能布局、提升在淮河中下游流域竞争力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将为黄淮海平原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淮上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史法勇与新洋丰副董事长、总裁杨华锋代表双方签约
“江淮粮仓”迎来肥业新引擎
蚌埠,这座坐落于黄淮海平原腹地的城市,自古便是“江淮粮仓”的脊梁。作为国家“千亿斤江淮粮仓”战略承载区的核心支点,蚌埠不仅扼守淮河流域与皖北地区经济命脉,京台、宁洛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建有6个淮河码头,区内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凭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构建起辐射华东的农资流通动脉。
“新洋丰此次项目选址蚌埠市淮上区,正是看中了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物流运输条件以及周边广阔的市场,对华东农业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后的战略决策。”新洋丰副董事长、总裁杨华锋介绍道,“仅安徽、江苏两省核心辐射区,作物种植面积就达2.5亿亩,年复合肥需求量约900万吨,新型高效专用肥料市场巨大。”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但长期以来,优质新型高效专用肥料供给不足,此次拟建设的新型作物专用肥项目,包括40万吨/年高塔复合肥、40万吨/年尿基复合肥、15万吨/年测土配方BB肥、5万吨/年高端水溶肥,将精准满足该区域肥料需求。
三基地联动构建华东肥业“金三角”
“十四五”以来,磷复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新洋丰作为磷复肥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复合肥产销量持续攀升,尤其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核心市场增速显著。同时也面临上游原料价格波动频繁剧烈、市场需求集中释放与基地产能错配供货不及时的矛盾,产能布局亟需进一步优化。
随着项目落定蚌埠,新洋丰在华东市场的战略拼图趋于完整。该基地将精准覆盖黄淮海平原粮食主产区,快速响应苏皖两省对高效专用肥、水溶肥的市场需求,与山东菏泽基地、江西九江基地形成协同联动之势,构建起覆盖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华东“金三角”产能矩阵。三地协同联动实现产品灵活调度,显著提升市场响应速度,提高公司在华东区域的市场竞争力。
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洋丰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将其打造成智能化、绿色化的行业标杆项目。智能化方面,将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绿色化方面,将严格遵循环保要求,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生产。
蚌埠市政协副主席、淮上区委书记宋健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本项目从双方第一次接触到签约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希望新洋丰与淮上区齐心协力,争取项目开工最快、项目投产最快、项目产生效益最快。
100万吨/年新型肥料项目落户蚌埠,是新洋丰“坚定不移实施‘三双一多’战略,着力打造‘专特优强’洋丰特色”的生动实践,也将成为增强地方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日,由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EPC总承包的河北正元项目造粒塔顺利封顶,项目建设正式迈入全面安装高峰期与土建收尾阶段。 作为河北省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8.84亿元,采用自主研发的“....
7月9日,德勤中国发布《“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报告提出,“十五五”期间全球能源结构将深度调整,能源消费总量保持温和增长。
7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周海兵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了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标志着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从政策框架向实践落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建....
7月8日上午,上海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岚泽能源”)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合江县政府”)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成功举行。合江县委书记王波、县长李庆,岚泽能源董事长孙予罕、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