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6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等介绍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有关情况。邓小刚表示,这十年,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粮食产量十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
邓小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愈加夯实。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2021年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品质持续优化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十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牢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
大力实施“两藏”战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一是以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二是以品种选育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着力调动农民和政府“两个积极性”。一方面,强化农民种粮收益保障,稳步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完善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推动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另一方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定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规定配套考核办法,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加力推进粮食生产“两化”。通过服务社会化和生产机械化,提高粮食经营效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邓小刚介绍:“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一是脱贫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二是脱贫地区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每个脱贫县都打造了2—3个特色鲜明、带动面广的主导产业,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三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33项过渡期衔接政策出台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全面建立,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继续倾斜支持,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村面貌焕发新气象。据介绍,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转型升级,休闲旅游、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公共设施提档升级,农村供水供电、交通道路、宽带网络和学校医院等设施加快建设。善治乡村加快建设,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农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农业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绿色低碳产业链条加快构建。
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乡村发展释放新动能
“把深化改革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基本形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邓小刚介绍,一是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乡村振兴促进法全面实施,建立起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各项重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宅基地制度等重大改革,探索形成了一批成熟定型、管根本利长远的制度成果。三是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全覆盖,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邓小刚表示,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实行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两亿多农户领到了证书。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全面确认,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稳步推进。集体产权归属更明了、农民财产权利更多了。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家庭农场达到390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制度进一步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调控制度进一步完善,适时调整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和完善玉米临时收储制度和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建立“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新机制,实施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7月24日,中国省级双碳指数2022-2024年度评价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显示,在多重压力叠加的复杂形势下,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展现出强大韧性,主要省市能源转型和电气化加速推进,中东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近日,浙江省经信厅印发《浙江省加快建设现代化中试平台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培育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市级中试平台,认定省级中试平台20个以上,争创国家级中试平台。浙江省聚焦“415X”先进制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第二批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申报推荐工作。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包括创新企业家项目、先进制造技术人才项目、先进基础工艺人才项目。2025....
7月22日,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C&EN)公布“2025年全球化工企业50强”。巴斯夫、中国石化、陶氏依旧稳居前三甲,中国石油升至第四位,与陶氏差距不到2亿美元。中国企业有11家上榜,数量与上...
7月2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商会的重要部署精神,切实做好“四个服务”,推动学习教育...
7月20日至21日,受台风“韦帕”影响,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出现强降雨。茂名石化、中国航油珠海公司、中国海油、中科炼化等石化企业迅速启动防台风应急预案,加强对重点装置和设备进行排查,强化低洼易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