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姣:光纤网线凝结信息化硕果

  “每一口油水井上的信息化设备、装置就像我的孩子。看着它们从无到有,一点点‘长大’,说实话我是真的舍不得。”即将退休的江汉油田荆州采油厂工程信息管理岗高级工程师刘金姣,看着一根根光纤网线穿梭在自己工作了几十年的井场感慨万千,那上面凝结着她坚守信息化阵地的累累硕果。她也先后获得荆州采油厂劳动模范、江汉油田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江汉油田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信息“大拿”

  今年55岁的刘金姣,先后在江汉油田测录井公司、研究院、松滋采油厂、荆州采油厂等单位工作,长期承担网络建设和信息维护等工作。

  荆州采油厂在没有建立信息化系统前,采油管理区和基层班站的生产数据采集、录入、处理工作只能依靠手工,不仅工作效率低,还容易出错。刘金姣边学习、边摸索、边请教,经过近5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建立起油区信息化网络,生产数据采集、录入、处理工作全面自动化,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有效提升,为荆州采油厂“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没接触信息化时,我以为和管理数据库一样简单,就是修设备、录数据。后来我意识到,想做好信息化工作,不仅要有电脑知识,还要对生产现场的流程和设备有很深的了解。”刘金姣介绍说,“比如信息化系统经常呈现作业功图,如果对生产不了解,就不知道功图是否正确。功图出现了异常,也不知道究竟是设备问题、系统问题还是井下出了问题。”那段时间,她刻苦钻研,积极参加江汉油田举办的信息化系统培训,很快成为了厂信息化工作“大拿”。

  让刘金姣对信息化设备了解最快最深的,还是她担任厂现场监督,协调信息化设备采购、安装的那段时间。2018年年底,荆州采油厂部署PCS生产指挥系统,对花园站等7个站点进行改造;2022年4月,荆州油区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升级手持移动终端、智能管控平台。

  “那段时间非常累,但很值得。”刘金姣说,“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信息化方面的知识,这些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井场“保姆”

  信息化网络建成后,刘金姣作为管理人员,工作比之前更加忙碌,她笑称自己是井场“保姆”。

  一个周六的下午,陵76-4-2井数据异常,她的手机APP发出“嘀嘀嘀”的报警。刘金姣本可以直接通知负责维护系统的乙方单位处理,但她还是不放心,叫上值班车就往井场赶。排除故障让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天暗了下来。“耽误了油井的产量怎么办?故障没消除不能走!”刘金姣坚持工作到凌晨。问题找到了,故障排除了,油井正常了,她才放下心来。

  不久前,二号巡检站陵72接转站的计量间没有信息化设备监控可燃气体是否超标。她决定给该站铺设监控设备和线路。

  “要布500多米的线,有一大半距离在沟里,同时还要在装满其他线路的管线内插入新线,这就好比将一根筷子插入挤满筷子的筷筒内一样艰难。”刘金姣回忆道。瘦小的她弯腰爬进新布线所在沟渠,用手拨开污泥,将新线插入管线中,然后和另一头的同事使劲抖松管线露出缝隙、插入新线,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才终于将线路铺设完毕、设备调试到位,她的衣服也都湿透了。

  刘金姣全身心扑在工作上,长期“泡”在井场,家人孩子很少顾及。“和孩子相比,我更牵挂井场的事情。”刘金姣说,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一年到头经常加班,很少出去旅游,到任何地方,总是带着工作笔记本电脑。

  刘金姣的辛勤工作,让她收获满满。荣誉虽等身,脚步仍不停。直到今天,刘金姣依然背着工具包,不断奔赴井场,在那一根根光纤网线穿梭的井场天空下,有她的一颗初心。


相关推荐

张诒民:脉冲仪器的守护神   

  今年以来,胜利页岩油民丰区块完成35口井的二开施工井段,其中20口井为一趟钻完成,平均二开周期5.1天,最快1.5天,脉冲器测量成功率达到了99%。  这一连串亮眼成绩与一个身材敦实、眼神犀利的...

2024-05-07     中国化工报

中关村论坛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

  4月29日,在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上,19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

2024-05-07     中国化工报

国企发现与发明论坛畅谈新能源发展

  4月27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国企发现与发明论坛上,多位专家指出,“双碳”目标下,地热能、生物制造、海洋能等成为未来的能源发展方向。

2024-05-07     中国化工报

MTO除氧剂制备方法获专利授权

  近日,由北京斯伯乐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研究开发的“一种用于甲醇制烯烃(MTO)装置除氧剂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24-05-07     中国化工报

新型无硫催化剂将油脂变绿色柴油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受阻型路易斯酸碱对(FLPs)催化剂,在无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能够实现油脂向绿色柴油的高效催化转化,且连续运行500小时以上没有活性损失。相关研究成果发表...

2024-05-07     中国化工报

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国际领先

5月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成员由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

2024-05-07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