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2022年,东营市利津县创新实施“三四三”工作机制,即健全三张清单、建立“四查”机制、强化三项保障,织密安全生产“责任网”、风险隐患“过滤网”、监管执法“防护网”,着力打造安全生产工作“利津样板”。2022年,全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2.5%、40%,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健全三张清单,织密安全生产“责任网”。一是压实“责任清单”。制定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县安委会实行县委书记和县长“双主任”制,明确16名县级领导包靠9个乡镇街道(开发区),推动党政责任落实制度化、清单化、规范化。二是理清“职责边界清单”。细化县乡两级21条安全监管执法工作职责以及行政执法检查、事故应急处置等6个方面职责分工,制定出台16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事项清单,梳理监管事项700余项、具体监管内容2600余条。三是集成“预案清单”。推进34个县级专项应急预案、53家重点监管企业综合预案流程再造,将主要风险点及应急处置措施、响应条件等关键内容压缩到“一页纸”,预案管理实现由“书本式”到“一卡式”转变。
建立“四查”机制,织密风险隐患“过滤网”。一是领导查、查责任。县级领导干部就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开展重点督导,督促569项突出问题和主要风险隐患整改到位。二是专委查、查覆盖面。16个专委会对照监管事项清单每季度开展一轮全覆盖检查,检查生产经营单位8965家次,排查整治问题隐患3.8万余项,实施行政处罚1335.3万元。三是专家查、查关键。与安科院、中化协等国字号专业机构深化合作,签订法律合同并追加双向追责条款,对648家企业开展了3轮全覆盖专家“诊断式”检查,查处重大隐患131项,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企业17家。四是企业查、查本质。推动企业聚焦重点部位、关键环节、重点任务常态化开展自查自纠,今年自查消除隐患3万余项。
强化三项保障,织密监管执法“防护网”。一是强化人员保障。14个重点行业部门增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室”,独立设置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明确不少于8名工作人员,实现机构专设、人员专干。在全市率先设立乡镇街道执法中队,推动监管执法触角向基层延伸。二是强化装备保障。落实基层监管执法专项经费保障,加强装备标准化建设,配备国内最大供水流量远程供水系统消防装备,建成全省首个“河地融合、共建共管、联储双赢”综合应急物资仓库。三是强化技防保障。建成全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平台,将31个监管单位、4117个生产经营单位、955件监管事项纳入平台监管,实现企业、检查人员、检查信息、隐患“四张图”信息化应用、全流程可视。
3月14日,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公告,景德镇黑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焦化能源有限公司榜上有名,确定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这是景德镇市首家达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的化工....
北京市教委3月中旬发出通知,要求组织北京地区高校深入开展实验室危化品安全专项治理,全面摸清高校涉危实验室基本情况,建立涉危实验室基础信息台账,深入排查并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实验室...
丁二烯为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易发生燃烧爆炸;化学性质活泼,易发生自聚甚至“暴聚”,固有安全风险高,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大型危化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3月14日,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关于江西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定级审核决定公,确定5家企业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