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只鹰眼与“135”措施

  3月14日晚,嘉陵江畔灯光闪烁。

  在川渝工区的泸203H11-3井场上,中石化经纬公司华北测控公司夜班综合录井工李雄燕,目光专注地盯着主屏幕上不停变化的数据。他还要同步关注综合录井仪监控机上钻井井口、泥浆出口、司钻操作室等7个摄像头的实时视频录像,观察整个钻井施工的安全状态。

  凌晨6时,李雄燕突然发现录井实时曲线数据有异常变化。他赶紧扭头看监控机视频里的出口流量和井口变化,迅速拿起对讲机通知钻井平台司钻:“泥浆出口发现微量溢流。”

  “收到!”正在进行加单根作业的司钻接到通知后,立即拉响了溢流警报信号:“滴——”刺耳的溢流警笛声响彻了整个井场。

  1分钟——井控指挥人员到位;

  3分钟——钻井、定向、录井、泥浆等所有井场协作人员到达指定位置,听从钻井统一指挥,迅速开展科学有效处置;

  5分钟——溢流大小和立套压变化情况回归正常,异常现象消失,险情解除。

  这种工程异常预报,在川渝工区的“三高”井施工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1分钟响应、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的“135”应急管理措施,显示出了强大的实用性。在录井人员及时的预警下,利用“135”应急管理措施,钻井现场的各施工单位科学合理地处置了一次次的溢流、井涌、井漏、硫化氢溢出等异常现象,为钻井工程的安全作业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决策信息。

  一次次精准而及时的预警,得益于平时反复的应急演练。更重要的是,录井仪器师将“钻井井口、泥浆出口、司钻操作室、钻井平台、泥浆罐、场地、录井仪器房”7处的摄像头“融合”在了综合录井仪监控机上。当录井当班人员发现录井实时曲线数据有异常变化时,只需要扭头就可以轻松看到出口流量、井口变化等室外关键场所的异常现象,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号,通过综合录井仪工控机将视频和数据信息分配给钻井工程师、定向工程师、工程监督、地质监督、司钻操控室、地质决策房和现场井控指挥人员,真正实现360度无死角监控,让一切“异常隐患”无处遁形。

  通过“7只鹰眼+135措施”的融合,施工现场所有协作方全部被链接在了一起,稍有“风吹草动”,在场人员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迅速按照各自的HSE职责做出响应,实现了各个环节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了钻井现场险情处置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相关推荐

兰州石化化工储运部多措并举消除检车作业安全隐患

兰州石化化工储运部多措并举消除检车作业安全隐患

2025-05-19     甘肃石油与化工

延长榆煤化紧绷安全弦守牢环保线

连日来,延长石油榆林煤化公司以“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保安全”为主题,积极围绕双重预防机制、三管三必须等内容组织开展安全环保知识竞赛,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安全环保知识的热潮,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

2025-05-19     陕西石化新闻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召开

5月10日,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第六届一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投票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负责人,郎红旗当选会长,朱建民等21人当选副会长,辛晓当选副会长兼秘书长。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化工教育回归育人育业

教育事业是新知识、新科技、新思想的摇篮,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高地。在5月10日举行的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第六届一次理事会会议上,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郝长江在回顾2019—2024年化工...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硝酸铵安全风险管控需重视

​据统计,人类工业史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化学品就是硝酸铵。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防震减灾知识发布会举办

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日,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行“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知识发布会,普及地震安全知识,介绍防震减灾工作。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