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张永明:建言科技创新和氢能发展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在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篇章中,重点提出“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重点项目攻关 “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

微信图片_20200527131541.jpg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东岳集团首席科学家张永明提出了《关于促进全体制造业开展科技创新的建议》、《关于严厉打击技术偷窃行为的建议》、《关于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建议》、《关于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的建议》、《关于健全我国加氢站建设审批流程和监管体系的建议》等与科技创新和氢能产业发展相关的建议。

建议促进制造业开展科技创新

中国制造业由于历史短,多数企业研究开发能力很弱,或者是空白。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实力不够、缺乏研发经费。多数企业只用眼睛寻找市场上正在赚钱的技术和产品,然后复制形成更大产能,最后出现血拼价格的局面。我国绝大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根源就在这里,积累至今,不得不以巨大的代价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因此,必须调动企业投入资金真正进行研发,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形成自己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高水平技术和产品,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战略目标。

为此建议国家对制造业实行税收分流,而不是加计扣除和返还政策。具体做法是将制造业企业上缴的税收按照一定比例列出一块留给企业,但这部分资金要作为科技研发专用资金,由地方政府科技部门和税务部门监督,只能用于科技研发,不能他用。这样,企业上缴税收越多,得到的研发资金就越多,其研发投入的补助资金就越多,企业的竞争力也就越强,长此以往就会引导、造就越来越多的骨干企业。

如果企业有研发能力,可以利用返还的科研资金自己进行研发;对没有研发能力的企业,也可以利用返还的科研资金与高校和研究单位联合研发,这样既可以缓解研究资金的来源不足,又可以让越来越多的研发成果为实体经济作出贡献。

建议严厉打击技术偷窃行为

制造业强大来自于企业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尤其是重要技术和产品的科技创新常常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艰苦攻关才能实现,人力物力的投入是巨大的,往往寄托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期望。虽然我们常常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其实能够落实的不多,加害方受到的惩罚很少、即使受到了惩罚也很轻,起不到惩戒加害方、并教育社会的作用,在大众心理产生不了多大作用。如果听之任之,我国的科技创新将十分困难,没有人愿意搞科技创新,因为巨大的投入获得的成果被窃取、被复制后,价值大打折扣。

因此,对于窃取技术、侵犯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的行为首先应从道德上形成社会谴责态势,同时采取入刑严厉打击法律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企业的积极性不惜血本搞创新、创新成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保障建成制造大国强国、支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议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科技部着眼于科技创新宏大战略,于2006年推出了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室重大举措。其目的是开展行业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技交流。其作用是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增强技术辐射能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平台,带动和促进行业技术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充分利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促进相关产业、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随着国家科技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实践证明,完善的技术和不断提升的高技术产品,绝大多数都必须最终从企业的生产线上形成,所有的科技创新都必须围绕着企业开展。

作为与企业无界面结合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里设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法相比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科技资源的优势和更有效、更快出成果和被应用领域接受的优势。因此,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充分发挥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非常必要。

然而,现在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况且财政部也没有相应的国家资金的支持,重点实验室的费用依托企业消化,使得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增强技术辐射能力的作用大打折扣。

因此,建议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措施,让企业国家实验室发挥好科技创新桥头堡的作用,为早日建成科技强国发挥特殊作用。

建议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

我国现行的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标准几乎都是看发表文章,发表论文几乎成了博士生能否毕业的唯一判断标准。发表论文属于科技创新的一部分,仅仅是一部分,或者说,不是主要内容。博士生是高校和研究院所内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他们年轻,精力旺盛,经历硕士阶段的培养从而具备了科技创新的基础。然而,这部分宝贵研发资源在接下来的3-5年中主要围绕着发表论文开展研究。此前,我国大专院校的研究成果绝大部分以发表的论文体现,成果也止于写在纸上的论文,而不是实实在在的高新技术、或者高新技术的一部分,也不是高技术产品,这是我国研究资源的很大浪费。

现在对博士生的考核制度太过僵化,没有将宝贵的研发资源用好。博士生能否毕业,导师要有决定权,即使没有一篇文章发表,导师认为博士生的研究达到了毕业水平,就可以组织答辩,让答辩专家现场判断是否达到了毕业要求。依据这样的制度,导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围绕着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或者方向确立研究方案,而不是围绕发表论文确立研究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导师和博士生一道,致力于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内容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这样才可以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可以是研究报告、可以是完整的技术、可以是部分重要的核心技术、可以是高技术产品,也可以是发表的论文。

为此建议,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与导师决定博士生、研究生能够毕业自主权,释放研发能量,加快我国创新国家的发展步伐,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建议健全加氢站建设审批流程和监管体系

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是解决汽车尾气污染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最佳途径,被视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看好氢能产业,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但是对加氢站建设而言,主管部门缺位,归口管理还未明确,通俗一点儿的说法就是“加氢站的地方主管部门是谁”尚不明确。此外,加氢站建设的立项审批流程复杂,缺乏可操作的加氢站审批及监管办法。归口部门不明确,审批流程复杂,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加氢站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

氢能行业专家已呼吁多年,建议将氢气作为能源管理。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应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或管理办法,健全监管体系,确定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专项规划,对加氢站、制氢厂等审批流程予以规范指导和优化,明确加氢站的选址、土地使用、报建、施工、经营全过程的审批及管理流程和相关监管职能部门,构建氢能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和氢能产业化发展的支持政策和监管体系。

关键字:创新 氢能
相关推荐

第七届石化联合会与重点高校科研工作交流对接会召开在即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继续推进联合会与高校的“新平台、新窗口、新机制”建设,经研究,定于2024年4月28-30日在北京...

2024-04-19     中化新网

金陵石化多渠道“治污增效”

  今年以来,金陵石化污水处理场通过多渠道创新攻关,不但实现废水100%达标排放,边沟水回用量达到150万吨以上,而且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

2024-04-19     中国化工报

浙江湖州修订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了修订后的《湖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

2024-04-19     中国化工报

业界热议环保产业创新发展

  4月10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4)暨第六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京开幕。

2024-04-19     中国化工报

普光气田一季度凝析油产量创新高

  一季度,中原油田普光气田凝析油日产量持续保持高位运行,生产凝析油752.6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8.1%,创气田凝析油产量新高。

2024-04-19     中化新网

华鲁恒升创新驱动“新新”向荣

  4月18日,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一期装置进入调试阶段,投产后将进一步巩固尼龙新材料产品群竞争优势。

2024-04-1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