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4月14日,中化国际对外宣布,该公司投资9.78亿元打造的年产4万吨尼龙66及2.5万吨中间体己二胺项目已全面完成装置中交。该项目采用的创新生产工艺经两步反应直接制备己二胺,绕过了跨国公司对尼龙66关键原料己二腈技术与供应的长期垄断。
据了解,尼龙66的主要原料为己二酸和己二胺。其中,己二胺的关键合成原料己二腈属于我国“卡脖子”产品,国内产能发展缓慢,价格居高不下,成为制约尼龙66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中化国际聚焦国家新材料“补短板”领域,经过多年研发攻关,自主开发了己二胺创新生产工艺,并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水溶液成盐连续聚合法尼龙66工艺技术,形成了国内首套“催化剂制备—己二胺合成—尼龙66聚合”的全流程工艺技术。该创新生产工艺以大宗化学品为原料,经两步反应直接制备己二胺,绕过了跨国公司对尼龙66关键原料己二腈技术与供应的长期垄断。与己二胺传统生产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原料易得、投资少、不涉及氢氰酸等剧毒化学品、安全环保水平高等优势。
据介绍,该技术通过小试和中试的充分验证,制备的己二胺产品纯度、色度和极谱值等关键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尼龙66产品质量也达到行业优等品要求,具备了工业化实施条件。
2020年9月,中化国际依托己二胺创新生产工艺,结合西部地区蒸汽、天然气等能源优势,在宁夏中卫投资建设年产4万吨尼龙66及2.5万吨中间体乙二胺项目。该项目位于中化中卫循环经济产业园,于2021年4月动工建设,被列入宁夏自治区2021年重点推进项目。
目前,该项目进入调试阶段,预计今年6月实现稳定生产。据预测,项目投产达效后每年可为公司新增销售收入8.86亿元,实现年利润总额9919万元、年净利润8431万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凭借创新生产工艺突破我国尼龙66产业“卡脖子”问题,为中国市场提供高品质的尼龙66材料以及关键中间体己二胺产品,提升我国尼龙66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供应安全水平。
链 接
尼龙66因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纤维弹性,广泛应用于高端工程塑料和高端工业纤维领域,成为我国新材料领域的高景气赛道。近年来,国家也出台各类相关政策,支持化工行业和相关企业解决尼龙66“自给率不足”的问题,促进产业链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聚酰胺纤维、长碳链尼龙、耐高温尼龙等新型聚酰胺开发与生产”“万吨级己二腈生产装置”列入鼓励类;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于2021年5月发布的《化工新材料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中,也将“特种尼龙”列入“化工新材料重点发展领域”。
市场方面,尼龙66和己二胺的发展空间也普遍被看好。2021年,我国尼龙66消费量为61.5万吨。随着新能源汽车、纺织、涂料、电子气体以及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特别是轻量化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尼龙66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增长。根据行业预测,2021~2025年国内尼龙66消费量年均增速约为7.2%,市场前景广阔。
光伏胶作为太阳能组件封装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组件的长期可靠性和发电效率。气相二氧化硅(气硅)因其高比表面积和纳米尺寸效应,被广泛用于调节光伏胶的流变性和力学性能。 根据表面化学性质的不同....
2025年5月,锦西石化公司大检修现场鏖战正酣。一次次攻坚显露成果,一道道难关逐一攻破,可是在南蒸馏装置换热器检修现场,一个难题却突然横在施工人员面前。
5月13日—14日,2025年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创新成果展览会在西安举办。来自政产学研用各领域近1000名专家和代表,探讨新质生产力对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的深刻影响,展示最新科技成果,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