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工信厅节〔2025〕13号,以下简称《指南》)。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建设运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提升工业企业和园区节能降碳管理能力,支撑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是支撑工业企业和园区提升能耗和碳排放双控管理水平的信息系统和基础工具,通过采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智能传感等信息通信技术,开发能耗和碳排放数据采集、核算、分析、优化与管理等功能,为开展产品碳足迹、项目碳评价和企业碳管理等提供支撑。
前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发布了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轻工等重点行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支持建设了200余家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经过多年运行和持续改进提升,有力支撑了工业节能提效。同时,按年度遴选发布《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推广数字化能源信息管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可视化监控管理、基于大数据的能碳一体化管控等新技术,为能碳管理中心推广奠定了基础。自2023年起,上海、河南等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了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试点建设、遴选推广等相关工作,并积极推进省、市级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了一批成熟案例与应用场景。
《指南》是对工业企业和园区开展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包括四部分内容。
一是建设目标。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建设运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提升工业企业和园区节能降碳管理能力,支撑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业务功能。明确能碳管理中心具备能耗查询、能源消费量和强度计算、能源消费分析与用能策略推荐、能效对标、能流分析、能效平衡与优化、用能与碳排放预算管理、碳排放核算、产品碳足迹核算、供应链碳管理、碳核查支撑、碳资产管理等功能。工业企业和园区可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实际需求等,确定开发建设的具体功能。
三是技术方案。为保障相关业务功能实现,明确能碳管理中心的系统架构包括基础设施、数据采集、数据架构、模型组件、业务应用和互动展示六大板块;对每项架构的具体内容做了说明。工业企业和园区应根据节能降碳及信息系统建设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政策要求等,开展系统架构建设并持续更新。
四是保障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方面提出工业企业和园区采取的具体措施,保障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运行。
工信部要求,工业企业和园区可结合自身需求,开展既有能源管理中心的升级改造,拓展实现碳管理相关功能;或积极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确定系统架构并持续更新,实现一体化能碳管理。相关地区、行业可参照《指南》,探索建设本地区、本行业的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积极开展数据互通和信息共享,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近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和省重点前期工作项目名单。其中,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289个,省重点前期工作项目51个。涉及石油和化工的重点建设项目如下:湖南紫金锂矿采选和.....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企业转型发展提速,化工等行业技术改造投资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谢少锋指出,一季度工业经济总体实现良好的开局,切实发挥了稳定宏观经济“压....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态势良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实现良好开局,一是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推动存量政策和....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拥抱人工智能加速工赋园区”,包括政策进园区、设施进园区、技术进园区、标准进园区、应用进园区、.....
连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聚焦主题、注重实效,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锤炼党性、提高觉悟,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加强统筹谋划 精...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季度,各油气企业以端牢能源饭碗为己任,坚持开好头、起好步,牢牢掌握全年生产经营主动权,铆足干劲争春早,全力跑好开局“第一棒”,油气生产实现“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