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加快首个中深海自营油田建设
中化新网讯 3月23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部署在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的海301井获高产油气流,在两个层系分别试获日产1108方、167方油当量,刷新北部湾海中凹陷油气日产纪录。此前,海3斜井已于2024年7月试获1010立方米油当量,两口千方高产探井证实了所在的海3构造整体含油,展现出海中凹陷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成为中国石化战略新区油气勘探的新亮点。中国石化首个中深海自营油田产能建设提速推进。
理论“破冰”,勇闯海域勘探沉寂区。海中凹陷位于北部湾盆地西南部,距离广西北海市约110公里,自1982年开始油气勘探工作以来,一度被认为资源潜力小、商业勘探价值低,始终未获商业突破。中国石化将该区域作为勘探战略接替新区,全面开展基础研究,建立完善复合油气成藏理论,为后续高产突破奠定了理论基础。
科技“插翅”,打开海底油气宝藏。传统海上地震勘探就像给海下油气藏做CT,中国石化在海中凹陷率先采用OBN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相当于给海下油气藏做核磁共振成像,极大提升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层成像精度,实现有利区带构造与储层的精细刻画,助力海3斜井率先获得高产油气突破。随后,科研团队进一步加强攻关,探索应用“纵-横波联合烃类检测”等新技术,像带上“放大镜”,储层识别精度从20-25米提升至10-15米。充分发挥地质工程一体化专家工作室作用,加强方案设计优化和审查,保障了海301井的成功实施,证实了所在的海3构造发育凝析气、挥发油、轻质油、中质油等4种油气藏,展现了海中凹陷勘探潜力大,成为中国石化战略新区油气勘探的新亮点。
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表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已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增长极。近年来,中国石化大力实施“七年行动计划”,在海洋油气领域研究及勘探开发上持续发力,在海域复杂油气成藏理论、高温高压钻井和大位移钻井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油气勘探开发从“深地”到“深蓝”的跨越。下一步,公司将加快打造中国石化海上千万吨级油气资源接替阵地,持续推动中深海领域油气勘探开发,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迈向深蓝,助力我国海洋油气事业发展。中国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专注于中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和工程服务,其前身为新中国第一支海洋石油勘探队伍,勘探开发油气田遍布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海外海域,先后发现了平湖、春晓等19个油气田,实现了东海和南海油气重大战略突破,为国家海洋油气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上海海洋石油局将按照勘探开发一体化原则,全力推进北部湾盆地优质规模油气藏整体评价与开发方案优化研究,加快涠洲油田及海中新区油气田产能建设。
中国石化持续推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高质量发展。多年来,中国石化坚定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核心职责,大力实施七年行动计划,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推动高水平国际能源合作,全面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近年来,中国石化在塔里木盆地率先启动“深地工程”、落实4个亿吨级规模储量区,在重庆建成中国首个百亿方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在胜利济阳高效建设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累产突破100万吨,新兴、溱潼油田页岩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8亿吨。2024年,中国石化生产原油3578万吨、天然气396亿方,连续7年保持箭头向上、创历史新高。
中化新网讯4月25日,“辉隆益地美”(26-10-9)生物膜保持型肥料系列观摩会在国家级农业示范基地华阳河农场举行。这次观摩会是由安徽辉隆集团联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农业科技盛会,通过实地观.....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近日组织有关专家在新乡对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奥展兴达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并工业化成功应用的“甲醇负压多效耦合精馏节能技术”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GB19762-2025《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积淀与行业....
5日26日,天津大学对外宣布,该校材料与工程学院梁骥教授团队通过独特的层间氢键设计,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性能电催化剂,实现了绿色过氧化氢的高效合成,且有望实现“即产即用”。相关研究发表于期刊《自然·通...
中化新网讯5月24日,天津市第39届科技周重点活动——南开大学科技周拉开帷幕。 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勇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向参加活动的市民与学生表示欢迎,强调学校始终重视科普工作,希...
5月14日,上海石化炼油部烷基化装置现场,装置主任陶嵘指着即将安装的黑色风机叶轮说:“叶轮直径75厘米、厚度20厘米,看上去不起眼,却能抗冲刷、耐强酸。” 据介绍,此前因涉酸工况,风机K-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