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石化江汉石油工程井下测试公司郭锐锋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中国石化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这是江汉石油工程公司首次获得集团公司命名表彰的集体,江汉井下测试公司工会重视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积极帮助工作室转化创新成果,把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打造为工会工作的品牌项目。
塔里木盆地是世界三大高温高压油气区之一。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深层高温高压储层已成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目前实钻最大井深9636m,实测最高地层压力163MPa、井底温度198.1℃,工区内超深层测试完井施工工程难度全球少有、国内独有,属世界级难题。在这一背景下,江汉石油工程井下测试公司工会发挥劳模作用,坚持自主创新,于2018年4月成立了郭锐锋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
劳模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深化技术攻关,深化人才培养,组织工作室31名成员,解决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顺北油田建设、深地工程突破等西部地区多项超深层试油测试工程瓶颈技术难题,配套建成具有国内最高检测指标和CNAS(中国实验室认证)、CMA(中国质量认证)双认证的高温高压井下工具检测中心,建设完善高温高压试油测试数模、物模平台,实现了“科技创新+技术服务”齐步发展,形成“研发-制造-检测-服务”全产业链格局,先后获得国家专利26项,合著编写并出版试油完井专著3部,发表各类科技论文11篇,编写标准1项,获得局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9项,研发成功8个序列75种井下工具,技术水平在行业内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该创新工作室注重服务现场,开展“多专业、一体化”攻关,解决以“深地一号”为代表的超深层油气藏试油测试瓶颈问题和“卡脖子”难题,攻破多项超深、超高压、超高温试油完井技术难题,以“碳酸盐岩多功能一体化完井技术”“超深井完井超高压气井完井技术”“裸眼水平井分段改造完井技术”“高温高压复杂井测试技术”为核心的深层超深层高温高压高含硫井试油测试技术获得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科技创新“十大技术”,现场应用2000余井次,成功率99%,单井平均试油完井周期缩短18天,累计创造产值3亿余元,连续12次刷新亚洲第一深井试油测试纪录。
在顺北油气田、元坝气田等“三高井”成功应用3000余井次,10次创造亚洲第一深井施工纪录,破解了世界首个7000米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测试难题,助力“深地工程”26口千吨井获突破,为“三北一川”勘探开发持续突破提供重要支撑,成为甲方不可替代的科研支撑力量,有力保障“深地一号”工程高质量推进,为中国石化试油测试专业高质量发展与试油测试技术革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有效发挥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作用。
截至目前,工作室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6项,其中发明型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省部级技术创新成果28项,成果转化22项,解决20余项超深层试油测试工程瓶颈技术难题,成果转化率100%,创造产值5000余万元,为油公司节约施工周期1200天,节约费用1.5亿元。通过师徒“结对子”、技能讲坛等多种形式,先后培养出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局级劳动模范、局级技术能手、技师等31人。
7月19日,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南昌组织专家对江西鑫德新科技有限公司、新余学院联合研发完成的含元器件废电路板汽馏热解系统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评价。
2025年7月21日,烟台顺达聚氨酯有限责任公司与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在烟台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高性能建筑产品+一体化工程服务”为核心,面向中国及海外冷链、能源、船舶、矿业等多场景.....
本报讯7月19~20日,第十三届(2025年)全国流态化会议暨颗粒技术会议在沈阳举行。大会以“流化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旨在推动流态化及颗粒技术领域相关理论与应用技术持续发展。
7月18日,杏湖产业园与南京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纳米酶-益生菌联合制剂研发生产项目正式落地杏湖产业园。谊元生物创始人、欧洲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
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设备等领域,高温硫化硅橡胶作为关键的密封、粘接主要材料,需长期承受200℃以上的极端温度环境。然而,传统高温胶在持续热应力下易发生分子链降解、交联密度下降,导致拉伸强度、...
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液体胶等)凭借耐候性、电绝缘性、耐高低温性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航空密封、汽车制造等领域。但在250℃及以上高温环境中,硅橡胶易发生热氧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