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发布

  中化新网讯 近期,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空气 65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59-2023)等7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环境空气 65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59-2023)为首次修订,适用于环境空气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65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与原标准相比,新标准在适用范围中增加了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完善了采样技术要求和前处理、定量方式的性能指标要求,支撑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工作及《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监测。

  《固定污染源废气 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1286-2023)为首次发布,规定了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技术验收、运行维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及数据审核和处理等要求,有利于推动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技术在固定源管理中的标准化、规范化应用,支撑《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等标准实施。

  《固定污染源废气 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望远镜法》(HJ 1287-2023)为首次发布,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排放口处烟气黑度的测定,解决了林格曼黑度图板携带不便、摆放受限、易损褪色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烟气黑度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支撑《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等标准实施。

  《水质 丙烯酸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1288-2023)为首次发布,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丙烯酸的测定,填补了水中丙烯酸分析方法标准空白,支撑《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等标准实施。

  《土壤和沉积物 15种酮类和6种醚类化合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289-2023)为首次发布,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相关酮类和醚类化合物的测定,填补了土壤和沉积物中醚类化合物分析方法标准空白,拓展了酮类化合物分析对象范围,支撑土壤风险评估及管控工作。

  《土壤和沉积物 毒杀芬的测定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HJ 1290-2023)为首次发布,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3种指示性毒杀芬同类物的测定,填补了土壤和沉积物中毒杀芬分析方法标准空白,支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实施。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编码规则》(HJ 1291-2023)为首次发布,适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常规监测点位的编码工作。标准明确了监测点位控制级别、流域水系、行政区划、水体类型和顺序等要素的编码方法,规范了监测点位编码工作。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上述7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于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规范生态环境监测行为,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服务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支撑国际公约履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海南加快建设“无废岛”

日前,海南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下称《工作方案》),并于7月30日举行“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

2025-08-08     中国化工报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征求意见

8月5日,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修订版)》(下称《指南》)意见,以全面掌握各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趋势,因地制宜地制定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及评估其成效。

2025-08-08     中国化工报

远达环保、中煤西安联合成立环保公司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远达环保)公告称,拟与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煤西安)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中煤西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5-08-08     中国化工报

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将有标可依

7月28日,记者在生态环境部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规程(试行)》,填补了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长期以来的标准空白,为生态保护监管和维护生态安全提供了...

2025-08-01     中国化工报

生态环境部:确保行政检查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在7月28日举行的生态环境部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就如何实现“有效执法监管”与“减少对企业干扰”两者的平衡回答记者提问。

2025-08-01     中国化工报

兖矿新疆煤化工:技术升级铺就绿色转型路

在乌鲁木齐甘泉堡工业区,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煤炭正经历一场“绿色”蜕变——通过多喷嘴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原料煤被高效转化为甲醇、尿素等清洁产品,气化残渣则全部回收用于建材原料。

2025-08-0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