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台设备、一条条生产线展示了先进的能源技术,指引着未来低碳的模式;一块块太阳能光伏板,成了大功率“充电宝”,让工厂实现绿色用电……近日,走进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如同徜徉在节能减排绿色转型的“样板间”。
近年来,闵行开发区依托绿色共建联盟,加快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
成立绿色共建联盟
企业是园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力量。如何充分发挥企业主体责任,实现园区与企业的良性互动?2018年4月,闵行开发区绿色共建联盟成立,是闵行区首个政府引导、园区搭平台、企业参与的“绿色共同体”。该联盟由闵行区生态环境局、闵行开发区和江川路街道,以及开发区内企业共同发起。
闵行开发区绿色共建联盟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闵行开发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闵行开发区依托绿色共建联盟,立足先进制造业,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2023年初,闵行开发区正式入选上海市首批零碳创建园区,并先后入选上海市和全国绿色低碳案例。同年8月,生态环境部正式公布2022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入选名单,“抢抓绿色低碳新赛道 培育园区发展新动能——闵行开发区率先创建零碳示范园区”案例榜上有名,成为上海市唯一入选的园区类案例。
推进实施绿色低碳项目
据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闵行开发区绿色共建联盟推进实施了集中供热、生态公园升级改造、分布式光伏、企业节能减碳技改等一大批绿色低碳项目。
该联盟推动凯士比、米其林等企业建成光伏电站,截至2023年底,园区光伏发电企业总数达19家,装机总容量约20兆瓦,年光伏发电量超过1400万千瓦时;博朗、恒瑞等园区多家企业也积极开展节能技改、回收利用等减污降碳项目。截至2023年底,该联盟累计完成环保共治项目908个。
2019年起,闵行开发区ABB企业集群通过绿色电力交易获得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每年采购足够份额绿色电力用于抵消在闵行开发区所用非光伏绿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企业用电100%为绿色用电。
同时,从《闵行开发区零碳示范园区创建行动方案》到《闵行开发区企业(项目)环境准入指导意见(试行)》再到《闵行开发区绿色低碳“领跑者”实施方案(试行)》,一项项方案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应运而生,激发着零碳园区创建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目前,闵行开发区已遴选出2批“领跑者”“践行者”企业。
化企成为绿色低碳引领者
据统计,在闵行开发区,全球500强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的40%,包括亨斯迈、圣戈班、强生等知名跨国集团的企业集群和艾仕得、三菱电梯、不凡帝、博朗、恒瑞医药等核心企业。园区共集聚了7家世界级外资研发中心和19家外资企业亚太技术创新中心。
近年来,亨斯迈实施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系统工程,在国内外低碳建筑领域的技术、模式、业态和标准方面不断创新。基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循环再生专利技术,亨斯迈开发出再生聚酯多元醇,其成分中高达60%来自回收PET塑料,在生产阶段即降低建筑材料的碳足迹。近期,亨斯迈推出 “律茵永筑”低碳节能新材料解决方案平台,通过持续打造聚氨酯低碳建筑产品应用场景,为近零能耗建筑提供节能减碳动能。
“零碳示范园区的创建是起点不是终点。”闵行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上海市首批零碳创建工业园区,园区未来将进一步发挥绿色共建联盟的作用,推进零碳示范园区创建不断走向深入、取得实效,努力打造上海产业园区发展的“领头羊”和示范区,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大力量。
7月21日至23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首届非公企业“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宁夏职业技术大学举办,来自宁东基地的9家非公企业63名选手同台竞技。
近日,淮安工业园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通过江苏省淮安市应急管理局组织的技术初验,计划将于9月迎来省级验收。这是继入选国家级智慧化工园区后,淮安工业园区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缩影。
近日,云南安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动安宁市应急管理局、属地街道及省级安全环保团队,启动为期三周的危化企业安全环保全覆盖指导服务,通过“专业诊断+自主整改”模式,推动企业构建长效安环管理机制。
近日,新疆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周建平一行来准东开发区调研“百博驻百企”活动开展情况并举行座谈会。双方深入交流,纵深推进校地合作,共筑能源产业新高地。
日前,在江苏南京举办的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企业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名字格外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