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人才培养有了方向

 

  2015年11月,国家安监总局首届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高级研修班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开班。为突出教学特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打造了多个化工安全学科平台。图为11月22日,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的与会代表在参观该校的实训模型。 (高重密 摄)

  据相关部门披露,目前我国化工安全人才面临很大缺口,但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本版从10月底开始,从学校、企业、政府3个角度对此进行过系列报道。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教育部在11月22日召集了全国安监系统、教育系统以及化工企业的上百位代表,共同研讨如何推进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工作。记者从推进会上了解到,当前化工行业安全人才紧缺的严峻形势,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力量等各种牵绊,将由安监部门、教育部门和企业三方各尽其责共同破解。

  事故暴露安全素养缺失

  化工生产涉及工艺、设备、仪表、电气和安全工程等多个专业,人才成长周期长,专业要求复合程度高。当前,我国化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化工企业中,安全人才十分短缺,企业负责人安全素养不高。而这一现状从近几年国内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就可看出。

  2012年发生的河北克尔化工“2·28”重大爆炸事故就已暴露出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匮乏的问题。该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化工本科毕业,在学校期间没有接触过系统的化工安全知识培训,进入工作岗位后又缺少实际安全生产经验,导致单纯追求产量和效益,违背化工安全生产规律实行车间生产的计件制,对于车间违反工艺指标、超能力生产置若罔闻;企业分管负责人虽也都是化工本科毕业,但对化学品危险特性和化工安全生产的危险特点认知严重不足,对车间变更生产原料、工艺设施和工艺参数没有任何风险预判;而该公司车间主任和重点岗位操作人员均为初中以下文化,擅自将导热油加热器出口温度设定上限由215℃提高至255℃,使反应釜内物料温度接近了硝酸胍的爆燃点270℃,最终酿成“2·28”重大爆炸事故。

  近几年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青岛中石化“11·22”原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石家庄炼化“6·15”火灾事故等,无不暴露出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稀缺的尴尬。

  而今年发生的上海焦耳蜡业公司“5·23”较大爆炸事故更是反映出,即便是一些化工专业知识功底深厚的高校教授,其安全素养也不一定高。该公司原法人代表是某大学能源化工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其学生在学校实验室完成以硫氰酸钠和硝酸钠两种物质制备储能材料的实验后,在焦耳公司厂区内进行放大试验时发生爆炸,造成该学生在内的3人死亡。

  “从这些安全事故可以看出,企业负责人的安全领导力不足,不具备现代科学的安全领导能力。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单一,往往是懂化工工艺的没有学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的不掌握化工工艺,只会传统的管理方式,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性不够,已不适应当前化工安全生产的需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浩水介绍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曾选取国内几家炼化企业进行安全量化评估,从评估结果来看,企业负责人的安全领导力得分普遍较低。

  王浩水特别指出,当前化工企业技能人才十分紧缺,尤其是仪表人才稀缺的问题应该得到足够重视。“在中央企业中,仪表专业人员了解化工工艺知识不够,不懂安全仪表的功能安全;销售企业基层没有仪表工程师,油库的安全仪表靠仪表供货商维护。而中小化工企业根本招不到合格的仪表工程师。”王浩水说。

  对于这一点,巨化集团公司深有体会。“我们公司目前正在推进智控系统,涉及很多安全仪表,但是企业里大部分的人才都集中在生产工艺岗位,而仪表专业人才非常缺乏。这一现象无论在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普遍存在。”巨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邓建明反映道。

  而化工安全人才的紧缺不仅出现在企业,也体现在政府监管体系。据王浩水介绍,华中某省会城市的一个行政区,辖区共有危化品安全监管人员46人,平均每个监管人员负责37家企业。其中,有化工专业背景的7人,仅占15.2%,有化工企业从业经历的3人,占7%。当前安监部门到企业去执法检查,往往是查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培训台账、应急预案等,现场检查则依赖“专家”,“不会管”的问题十分突出。

  高校育人面临“三缺”

  如前所述,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紧缺的问题由来已久,也早已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教育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两年前便已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安监局、教育厅和相关高校加强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工作。但从本次推进会上各相关单位反映的情况来看,培养复合型人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有的高校看来,化工安全人才培养首先缺标准。因为没有化工安全的专业目录,形成了当前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名不正言不顺的状况。

  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张凤宝说:“化工专业安全知识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还没有明确标准。虽然化工专业本身有自己的教学标准,但安全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交叉学习缺少统一规定。”

  缺师资则是更多高校的难处。不少高校都认为,由于化工安全课程起步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资源库等还不完善,也缺乏教学用的企业案例,适用教材不多,教学水平无法快速提高。

  “不仅是学生,大学教师中真正系统掌握化工安全知识的也为数不多。相应的,我们也缺乏真正适用的教材与编写人员。所以,下一步应该在师资培养方面加大力度。”张凤宝说。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张正国也对该说法表示认同:“高校里教授化工安全的老师非常稀缺,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安全工程课程,但内容比较泛泛。”

  而相比于缺标准和缺师资,缺学生更让高校尴尬。“化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对我们高校招生非常不利。浙江大学是大类招生,进校后选专业,很多学生对化工专业并不热情。”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陈丰秋说。

  浙江省教育厅韩剑处长也表示,一般家长在为孩子选择专业时,化工专业并不在优先选择之列。国家层面应该在化工的重要性方面加强宣传,企业内部则要进一步提高化工岗位的待遇。

  “学生不太愿意学安全工程这个专业,招生情况不太好。所以我们也呼吁一下企业,能不能设立安全首席官的职位,提高安全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项聪如是说。

  浙江省安全监管局副局长吴更安认为,应该加大对化工安全人才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动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安监部门、安全生产咨询机构配备化工安全人才,提高化工安全人才的职业地位,为化工安全人才提供广阔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愿意从事化工安全职业。

  明确三方联合培养

  安全生产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虽然树人之路不易,但人才强安这一理念得到了教育部门和安监部门的一致认可。

  为了全面推进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王浩水提出,教育部门、安监部门和化工企业要建立化工安全人才三方联合培养机制。教育部和安监总局要完善化工安全人才标准,深化化工安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对化工安全人才培养给予政策支持。化工企业则要严格化工从业人员上岗准入条件;加强从业人员在职安全教育和培训;校企联合,实施化工安全复合人才培养计划;变招工为招生,实施实习生培养计划。

  三方联合培养的模式也是教育界和企业人士认同的培育复合型人才当前最有效的方式。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晓春建议:“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可以让企业参与进来,这样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也更好。”

  陈丰秋则希望教学上能和安监部门联动。“因为他们掌握着第一手的安全资料,建议把一些事故案例音像资料分享给我们,并定期更新。这对我们的教学非常有用,比我们给学生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效果要好得多,更形象生动。”陈丰秋说。

  “我是学安全工程的,当时是定向培养,就是为中石化定向培养安全工程人才。因为学生的毕业走向是清晰的,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就会开设很多石化安全方面的内容,比如石油化工工艺安全、压力容器安全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张广智处长通过分享自身经历建议,高校可以和企业签订战略协议,根据企业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些学生合格毕业了,企业应该优先从这些学生中招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表示,化工安全人才的培养可以考虑特事特办,以高校联合大型企业组建联盟的方式,培养既懂化工工艺又懂安全工程的复合型高端化工安全人才队伍,继而为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同时提出,有关高校要和行业部门主动合作,面向化工安全生产的需要,整合化工工艺设备、仪器、仪表、电气和安全工程等专业知识,形成体系;行业部门则要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定期发布人才需求的预测报告,提供行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层次,来引导高校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绍川强调,安监部门要配合教育部门深化教育改革,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方向,把提高能力作为办学目标,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模式,着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安全人才。同时,加快构建化工安全人才校企合作、产教协同工作模式,努力把教育部门主导作用、安全监管部门推动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学校支撑作用和行业协会服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全面形成各个方面共同推进人才强安工作的体制机制和工作合力。

相关推荐

上海推进高危行业机械化自动化

  中化新网讯近日,上海市安监局印发通知,要求在全市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科技强安专项行动,目标是:示范企业明年实现高危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减少30%以上,提升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环境;加快...

2017-11-24     中国化工报

化学品使用安全受全球关注

  由杭州华测瑞欧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九届全球化学品法规年度峰会日前在杭州举行。峰会聚焦工业化学品、农药、食品接触材料和消费品4大行业,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泰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数十位资深专...

2017-11-24     中国化工报

惠州高危行业推行安责险

  中化新网讯《惠州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日前发布。方案要求,在惠州市行政区域内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需要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2017-11-24     中国化工报

化工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有标可依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总监贾国庆也表示,《判定标准》中的很多条款都是作为一个正规生产企业必须遵守的,也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规章规定要求的。《判定标准》将重大事故隐患的范围、条件和针对性都细化了,企...

2017-11-22     中国化工报

浙江遏制化企事故多点发力

  中国化工报记者日前从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1~8月,浙江省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2.6%、25.1%。  “随着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全面开展,各地区安全...

2017-09-29     中国化工报

河南危化品安全管理“回头看”

  中化新网讯在上周于新乡市召开的河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场会上,河南省政府安委会副主任、省安全监管局局长张雷明表示,将开展危化品安全管理“回头看”工作,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2017-09-2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