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铝基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各项建设紧锣密鼓推进。“这块占地106亩的‘沉睡资产’,通过资源重组盘活了停产14年的广瑞化工,实现了价值倍增。”陕州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樊卫星站在刚完成主体钢结构的主库房前介绍说,该项目一期投产后将形成8.4亿元产值,实现税收5000万元以上。
在陕州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一块块被唤醒的“沉睡资产”正变身为产业发展的沃土。
系统推进“资产盘活行动”
陕州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是河南省2008年批准兴建的首批产业集聚区之一。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区两园 三大主导产业 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但在发展中,有部分企业和项目因产业政策调整、资金链断裂、经营不善等原因,成为闲置资产。
“这场‘腾笼换鸟’的变革始于2023年。”樊卫星说,面对开发区区域内工业用地紧缺与存量资产闲置并存的矛盾,开发区锚定区委“工业强区”战略,以铝基新材料、氟基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为突破口,系统推进“资产盘活三年行动”,通过“司法拍卖+债务重组+产业导入”组合拳,累计激活闲置土地1200余亩。
多举措唤醒“沉睡资产”
在“资产盘活三年行动”中,该区多措并举全力唤醒“沉睡资产”。
一是组建专班,摸清底数。成立工作专班,组织人员力量,依托日常监测数据,对照“僵尸企业”认定标准,全面摸清园区企业的生产经营、资产使用、债权债务、法律诉讼、拖欠税费、产权争议等情况,确保底子清、情况明。
二是科学评估,分类施策,委托专业机构对“僵尸企业”资产负债状况和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制定“一企一策”方案,对扭亏无望的企业进行破产清算;对符合破产条件但仍有发展前景的,引导企业经过并购重组、股权转让、债转股等方式,重焕新生。
三是招大引强,加快盘活,积极调整招商引资思路,精心包装闲置资产项目,通过重点宣传推介,开展针对性、主题式招商活动,为资产闲置企业或个人牵线搭桥,推动优质项目落地、闲置资产盘活。
积极布局两大产业园
利用盘活的存量土地,开发区谋划了投资21亿元、占地280亩的氟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并建设铝基新材料产业园。
“氟基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2023年7月开工,2024年7月建成,创造了项目建设陕州速度;铝基新材产业园一期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42天,从原厂拆迁到地下工程和1.3万平米的主库房钢构主体建设仅用100天,计划10个月内建成投产,必将再次刷新陕州速度。”樊卫星介绍说。铝基新材料产业园就是陕州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唤醒“沉睡资产”、推动产业升级的典型示范。该项目的实施不仅盘活了僵尸企业广瑞化工,提升开发区资源利用效率,而且能够吸引铝基新材料上下游企业入驻,实现集聚集群发展,延伸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条。
在铝基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现场,三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指着正在建设的厂区介绍说,“在我们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陕州区采取一周一调度、一周一现场办公,及时帮助我们解决了土地规划、产能指标和水、电保障等问题,并快速协调处理了原企业与周边群众的历史遗留问题,才使得我们的项目能快速推进。”
谈到2025年的愿景,樊卫星表示,陕州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将坚持“所有资源跟着工业发展走、所有要素围着工业项目转、所有干部聚焦工业经济干”,计划2025年再新投产项目10个、新增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完成税收1亿元以上。
当前,数字化浪潮正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化工园区的安全监管工作也迎来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四平新型工业化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以下简称“新开区”)积极探索智能化转型路径,引入DeepSeek并进行本地化部...
产业园区是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日,福建各园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以产业园区为主战场,项目建设春潮涌动,产业发展气势如虹。
近日,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的河南神马锦纶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尼龙6民用丝项目厂房区,施工人员忙着绑扎钢筋、支护模板、砌筑墙体,向着10月项目投料试车的目标迈进。
为积极响应政务公开号召,加强财政资金监管,近日云南安宁产业园区管委会扎实开展年度预算公开工作,切实增强财政资金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让预算公开成为打造“透明预算”和“阳光财政”的“先手棋”。
2025年以来,阿拉善高新区以“重大项目谋划行动”为契机,抓住“十五五”规划编制窗口期,立足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把项目谋划储备摆在突出位置,已谋划储备“十五五”各领域项目152个,总投资3277.7亿...